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穷乡僻壤这样迎来“幸福春天”
高效设施大棚成为低收入户致富聚宝盆
2020-05-23 09:26:00  来源:新华日报  

初夏时节,睢宁县梁集镇北河村的农业园区内,2000多亩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内草莓等各色蔬果长势喜人。村民们感慨,去年3月投用的60亩扶贫高效设施大棚,已成为低收入户致富的“聚宝盆”。

有睢宁“后花园”之称的梁集镇,以“三农”为主抓手,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结对帮扶等举措,让乡亲们扎根乡土,乐享幸福新生活,曾经的穷乡僻壤迎来“幸福春天”。

兴起农业扶贫新模式

“以前都是简易的土棚,散户种植,经济效益不好,大家的积极性不高。”走进北河村的扶贫大棚,梁集镇扶贫办主任朱彩永介绍,“现在依托农业园区,扩大生产规模,不仅带动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还吸纳周边农户就近务工实现增收致富。”63岁的周开明前几年因病致贫,成了北河村的建档立卡户,“后来身体好点后,被安排进镇里的兴梁农业公司,在大棚里做田间管理,现在一年收入两万多元。”周开明觉得生活有了奔头。

梁集镇是睢宁县委书记贾兴民的挂钩帮扶镇。在他的倡导下,实施“农业公司+扶贫产业园+低收入农户”产业扶贫模式,发挥扶贫小额贷款扶持作用,发动低收入农户采取自主创业、承包经营、联合创业、合作经营、吸纳就业等形式入园经营。

“农业是稳民心、促增收的战略产业。”贾兴民认为,睢宁是农业大县,应该始终坚持把农业发展作为稳定增收、防止返贫的重要手段。

睢宁探索构建“11841”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即成立1个县级和18个镇级农业公司,支持400多个村集体合作社发展有机农业、高效规模农业和订单农业,培育上万名新型农民。

周开明工作的梁集镇兴梁农业公司,就与种植大户合作经营种植西甜瓜,并与客商签订西甜瓜购销协议,优先吸纳收入低的村民入园务工。朱彩永说,去年整个项目收入103万元,带动40名低收入人口通过务工增收,年人均增收5000元。

住进了“幸福春天”

记者采访时,正赶上北河村村民选新房。去年夏天,镇里开始新城建设,100万平方米的集中安置居住区未来将集聚近5万人。在规划图上,记者看到,这片集中居住区有学校、服务楼、小镇客厅等配套设施,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幸福春天”。

村民荣敬特意请了一天假,带着大儿子来到征迁指挥部。“刚刚签了协议,选中100多平方米的房子。现在就盼着儿子早日成家,小女儿好好读书。”49岁的荣敬,8年前丈夫因病去世,经济来源断了,家庭的重担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荣敬拉扯两个孩子,不便外出务工,镇上便安排她在附近的电商企业工作。“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荣敬算了一笔账,电商务工工资、流转土地租金再加上每年每人220元的扶贫项目分红,她现在一年收入能达五六万元。

除了鼓励企业优先录用贫困户,梁集镇还举行电商扶贫专题培训班。去年培训200人次,其中建档立卡户50人,带动大家通过电商创业和就业。

“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真是‘不离土不离乡,家家户户奔小康’。”梁集镇电商协会会长王亮说,镇里紧挨着睢宁西高速口和睢宁高铁站,依托这一交通优势,电商产业正不断做大。去年,全镇电商收入超过5亿元。如今,正规划建设500亩物流园,进一步打通电商发展脉络。

兜底保障创造新生活

大病救助211户60万元,医疗救助1443人135.4万元;480人领取教育补助68.5万元;49户危房改造住上新房……朱彩永列出2019年梁集镇“三保障”成效清单,清单上的村民都切身感受到保障带来的温暖。荣敬的女儿,在上小学期间,每学期就有750元的助学补助。

梁集镇东联社区有片300亩藕塘,专门留给困难户进行藕虾混合养殖。“去年,镇里给我们7户分别办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正式加入这个项目。”聂新民曾是建档立卡户,镇里解决了他的资金问题,养殖技术上由专业公司提供“一条龙”服务,统一供应养殖生产资料,统一科学管理,统一组织销售。如今,聂新民每年有4000元保底收益,再加上工资,一年收入达2.4万元。

“我们要不断巩固脱贫成果,继续加大帮扶力度,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各项保障,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睢宁县扶贫办副主任姜秀梅介绍,今年,将深化农业体系运用,推动农业融合发展,持续打造产业扶贫园区,通过抓实兜底保障,筑牢最后防线,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本报记者 何莹子 王 岩

责编:唐韵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