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晚,沛县,天气预报的一场夏雨如“约”而至。当天下午,汉兴街道1.7万亩麦田整体完成抢收,比计划时间提前了3天,没有出现秸秆着火点。10日,汉兴街道组织委员张文然向记者说起这件事,很是感慨:“经历过今年的防疫,基层干部的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百姓对干部的信任感更强了。在秸秆禁烧上,‘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防疫经验发挥出重要作用。”
张文然带记者来到汉兴街道侯楼社区,这里有1700亩麦田,是当地的农业重地。不过,侯楼社区的干部只有4个人,秸秆禁烧的压力很大。今年,社区为夏收投入“重兵”,上了8台收割机和2台还田机,比之前翻了一倍,还新修了4公里生产道路,既抢回了时间,又把绝大部分的秸秆翻到了地里。
“秸秆在以前当柴火用,老百姓舍不得扔,房前屋后一堆,占地方不说,一旦失火不得了。”3年前上任的侯楼社区党支部书记李训锋告诉记者,过去对秸秆禁烧大家不理解,近两年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和大力宣传,村民们的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主动配合村里的工作,乱堆的草垛再也看不到了。
在记者面前,一台耙地和施肥一体机轰隆隆地穿梭在成片的金色麦田里。有的地块已经上水,农民正在插秧,不时有白鹭和野鸟,从地中惊起,腾地飞向天空。
这样的和谐场景,来之不易。早些年,当地干部在麦收现场来回奔波,往往“看不过来”。有的老乡甚至搞起“恶作剧”,趁人不注意故意点火。结果干部们跑过去,刚处理完,另外一头又被点着了。虽然都及时处理了,但也提醒各位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
如今,老百姓不仅不再烧秸秆,而且还成了秸秆禁烧宣传员和防火员。防疫中群防群控的理念,在今年秸秆禁烧工作中被“活学活用”。“我们当时发展了20多个百姓志愿者,现在有16人又加入志愿防火队。”李训锋说。
干群一心,可不是摆摆样子。侯楼社区计生专干李楠笑言,他们借鉴网格化工作经验,把职责分得清清楚楚。“全部地块分成4大区域,4个干部每人包个片区,每个片区1名干部和几位志愿者分头包干。”李楠说,这样层层分解“自责任田”,可以避免“顾此失彼”,干部和志愿者在微信群随时互通情况。
不仅麦田进网格,当地的网格化治理体系也在“助攻”。李楠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社区的兼职网格员,今年4月,汉兴街道用上“社会治理网格通”APP,网格员可以通过手机把安全隐患等信息上传系统。该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副主任曹昆伦介绍,他们在疫情时使用专门的软件协助防疫,效果不错,所以加快了信息化的应用,这次麦收时就派上了用场。
“我们在终端可以看到各类上报信息,还有地图定位。你看这个地块就在路边堆放了秸秆,如果网格员不选择‘自处理’,我们就及时安排有关部门解决。”汉兴街道网格坐席员郝大用给记者演示,上面的信息配有文字、图片,一目了然。
还有更多的“眼睛”,注视着一片片的麦田。记者了解到,沛县在几年前实施“蓝天卫士”工程,在20米高的移动铁塔上安装了183个高清摄像头,可以覆盖全县九成的农田。“今年升级了软件,360度无死角,清晰度更高,就像‘千里眼’,连路上的汽车车牌号都能看清。”沛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安华告诉记者,他们在后台大屏上一旦发现火点,马上通知,为秸秆禁烧工作进一步保驾护航。
“手段再先进,方法再多样,关键还要靠干部带头干。”麦收期间,侯楼社区会计李想一直“长”在地里,一干就到大半夜。80后李想一脸黝黑,最近一段时间,他和不少干部一样,每天的计步器都有一两万步。采访时,不时有路过的村民和他打招呼,有的还聊起村里的工作。“服务百姓要更多走到百姓中,面对面交流不能少啊。”李想说着,又向地里走去,新一季的耕种已经开始了。
本报记者 王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