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标准化”让绿色文化活动“嗨起来”
2020-07-08 08:59:00  来源:镇江日报  

因为疫情防控,春节以来,许多室内人群集聚的大型文化活动被迫停摆。进入后疫情时代,如何满足市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让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我市积极探索疫情防控常态下安全有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工作机制。而文化广场管理服务“标准化”正助力全市文化活动嗨起来,成为一种“绿色”的文化生活!

目前,市文广旅局发布全市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共496项。几天前,记者走进了丹徒区其一村,村里的文艺爱好者正在排练锡剧准备演出,其一村关工委负责人何昌义介绍,“我们正准备排练一些节目,准备在村里的乡村大舞台演出。”无独有偶,润州区桃一社区也传出了合唱团飞扬的红色歌曲,社区党委书记袁强告诉记者,他们的合唱团经常会在文化广场演出。

当下,“文化广场活动”已成为许多基层干部挂在嘴边的热词。而我市文化广场活动不断深入人心,正得益于近年来我市文化广场管理服务的标准化建设。

近年来,我市将文化广场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作为公共服务的特色和亮点来打造。以法治、历史、名人、诗词、双拥、健身、计生等为主题,全市已建成中心型、基本型、小型文化广场630个,实现了56个镇(街道)、665个村(社区)全覆盖,并根据群众需求把文化活动向自然村延伸,截至去年底,已建成小微型文化广场738个。

有了文化广场并非就“万事大吉”。文化广场是开放性公众场所,活动大多由群众自发组织开展,参与群众较多,容易造成一些管理隐患。对此,市文广旅局从顶层设计出发,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出了文化广场标准化服务管理体系,科学分类制定与文化广场建设、管理和服务各环节相配套的全流程标准,全面提升文化广场管理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我市建立的文化广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包括通用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服务提供标准构成,共有标准78个。这一标准化建设体系作为“镇江样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到今年底,全市将建成1000多个小微型文化广场,覆盖全市20%的自然村。同时结合各地“一镇一品”“一村一特”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不同主题的文化广场。与此同时,我市还建立了广场的活动机制,包括文化广场活动经费保障机制、文化广场建设激励机制、广场文化活动社会化运行机制和文化广场标准化建设督查机制,确保文化广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得益于“标准化”建设,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有这样一组数据,全市广场文艺团队由2012年的500多支,发展到去年的2000多支,平均每个村和社区都有2支以上广场文艺团队;“淘文化网”有155个团队、384个精品节目供老百姓选择,每年下基层活动60多场,吸引观众20多万人次。

各级广场文化活动品牌也如雨后春笋焕发勃勃生机。其中,镇江市“欢乐家园”广场文化活动荣获第十四届全国“群星奖”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奖,丹阳市“时代潮”广场文化活动、京口区“魅力京口”广场文化活动、润州区“家在润州”广场文化活动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奖。

一个个文化广场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镶嵌在广袤的城乡大地,成为全市百姓休闲、娱乐、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精神家园和文化惠民的重要窗口,提升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化、均等化程度。本报记者 司马珂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