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世界每两个人戴的眼镜中,就有一副镜片产自丹阳。6月初,记者在丹阳找到一家“网红店”,采访从事眼镜行业已有30多年的店主——钱富林。
从磨镜工到独立开店,再到今天经营跨国生意,“小眼镜”不仅让老钱提前奔小康,更见证了“眼”前世界的“大变迁”。回想创业初期,55岁的老钱感慨颇多,“我是上世纪80年代跟着姐姐开始做眼镜生意的,到1991年,终于开了自己的眼镜店。”
当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极大提升。踩准商机,老钱的眼镜店生意一天比一天好,“礼拜天忙到下午5点才吃饭,擦鞋的、卖甘蔗的,都站在我们店门口抢位置。”钱富林说,“那时人们配眼镜,对款式样式、镜片材质都没啥考虑,大差不差,能戴能用就行。”
此后,随着行业的飞速发展及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要求眼镜在解决“看得清”的同时,对外观和品质有了更多元的要求。老钱店里眼镜的款式、版型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家长,带小孩子来配眼镜时很舍得花钱,孩子的眼镜平均价格比成人要高出一倍。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小孩子配一副眼镜,好一点的要100块,而当时丹阳工人的月工资也不过是400元。”
进入新时代,如何加速眼镜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抓住新商机,成为摆在从业者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老钱的儿子钱浩玮7年前留学归来,开始参与眼镜店经营,这位“90后”让店里有了新气象:在大众点评、小红书上推广品牌,利用朋友圈推介新款、通过微信群做线上客服……小钱不断试水电商,推出好多老钱不会的“新玩法”,还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这些都让老钱这个“老眼镜人”眼前一亮。
小眼镜,大产业。作为土生土长的丹阳人,入行30余年,老钱亲历着眼镜与这座城市解不开的情缘,“我们家早就过上了小康生活,从自行车换成摩托车再换到小轿车,店面从原来不足20平方米,到现在拥有两个店共500多平方米。我们会继续坚持品质服务,让丹阳眼镜留给中国、留给世界‘东西好、价格又公道’的好印象。”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焦贤颖
虞 越 尹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