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无悔青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20-08-11 07:48:00  来源:新华日报  

“家国所系,我之所行。”徐振霞是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20届硕士研究生,曾参加西部支教。今年毕业,她再次选择“西部计划”基层服务项目,奔赴新疆继续志愿服务事业。

像徐振霞一样,这个夏天,到西部去、到基层去成为毕业生们不约而同的选择。越来越多的青年一代愿意深入乡镇基层,心系家国,心怀理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报国不负青春,用无悔选择回应时代召唤

为何放弃落户大城市的机会而投身西部建设?徐振霞说,她是学校第一批受助的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的“陶学子”,是公益行动的受益者,更要做公益行动的传播者,“在接受馈赠的同时,我也给自己许下一个诺言——服务社会、回馈社会去。”

如同一棵树,把根深深地扎进祖国的山川大地;如同一滴水,把人生完全融入祖国的大江大河。徐振霞的选择代表了一大批江苏高校毕业生的志向——矢志报国,不负青春。与往年相比,今年江苏“西部计划”“苏北计划”报名人数创新高,共有来自全省167所高校(含独立学院)的1万余名应届毕业生、在读研究生报名。

4年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雷作平乘坐了26个小时火车,满怀憧憬来到苏州。努力读书的他,只为能够走出那片延绵的西北大山。“那是生我养我的家乡。”当雷作平伸出双手时,6个老茧勾起了太多的辛酸回忆,走不尽的山路、干不完的农活使他极力想“逃离”家乡。

求学的几年之间,雷作平数十次往返于西北内陆和长三角之间,感受到两地之间的差距,他的想法开始改变。“我更加明白西北崛起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从那时起,返乡工作的决定便坚不可摧。”经层层筛选,雷作平终于如愿以偿,拿到一个“西部计划”志愿者名额。

建设服务家乡,把热血洒向深爱的土地

来自江苏海洋大学的本科毕业生程耀超在面临就业抉择时,也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苏南某企业的工作机会,一边是“苏北计划”基层服务项目。

“相比于安逸的工作生活,我更希望到基层去磨练自己。”程耀超还记得,两年前在连云港赣榆区柘汪镇西棘荡村进行社会实践,最大的感触就是“乡村的发展需要更多年轻的力量”,“那里有渴求知识的孩子,也有独居的老人,他们都需要帮助和关怀。”

程耀超表示,“基层是青年人就业和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江苏是我热爱的故乡,经过大学的磨练,我更加坚定要把热血洒向我深爱的苏北土地。”

“我这会在成都参加入职培训,之后就要奔赴西藏昌都,参与当地项目建设。”8月6日,入职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基层水利工作者的河海大学本科毕业生次仁桑珠在电话那头开心地告诉记者。

以自己所学为家乡服务,是来自西藏日喀则的次仁桑珠一直以来的梦想。“当得知单位对水利专业的大学生有强烈需求,并且在西藏也有分公司和项目时,我激动坏了。”他说,这与他想回家乡建设水利事业的想法不谋而合。

“我属于喜欢走出去看世界的学生,我一直认为最理想的就业地是在上海,直到大四开始,我才考虑可能会回到家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毕业生戴雨可最终选择去了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他说,读研期间对航空乃至国防领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选择的单位是这个领域的龙头,能在家乡为祖国航空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最幸福的事情。”

到基层多磨砺,用小我成就大我

报名“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中,不乏原籍地就是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他们大多是有志于建设家乡的青年学子,而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生张秦齐从小就生活在南京。

“我的求学路上没有离开过南京,但是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到了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张秦齐说,“相对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来说,边疆地区更需要年轻力量和新鲜血液。当然了,我自己也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做志愿服务不能靠一腔热血。”张秦齐给自己打气说。

基层苦吗?很多年轻人都没有否认。8月3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本科毕业生徐江艳第一次来到贵州铜仁市石阡县地场乡。徐江艳就是贵州人,家在毕节市,但去当地的路上还是大吃一惊,“山路特别陡,真正的山路十八弯,从不晕车的我都有点晕车了。”

一次偶然机会听说西部计划,徐江艳形容自己是热情澎湃,“其实我今年5月在南京一家单位已找到一份审计工作,但我觉得,如果一辈子不了解一次基层,肯定会后悔的。所以身边尽管有些朋友质疑,但我没有犹豫过。”徐江艳说,“来到基层后,才发现真正基层的样子。”

“天气闷热,我们住的地方还是毛坯房,没有空调和热水器,每个人只有一张床和一套床上用品。”尽管条件艰苦,徐江艳觉得,自己尚未真正触摸乡村生活,“我们之前的社会经历太浅了,基层的工作与实践经验是青年成长最好的方式。”

徐江艳说,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她希望能更深刻地感受乡村,感知社会,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报记者 王 拓 杨频萍

责编:张理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