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四项机制”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少
——访沭阳县委书记卞建军
2020-09-21 07:43:00  来源:新华日报  

记者:沭阳是江苏人口第一大县,低收入人口的总量和占比全省最高,请介绍一下近几年来沭阳县脱贫工作的整体情况。

卞建军:沭阳县户籍人口198.65万人,是江苏第一人口大县。全县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23.1万,有59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贫困人口的总数占到全省的1/11,在全省总量最大。近年来,我们精准施策,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连续四年获得省政府大督查专项表彰,入选“全国脱贫攻坚典型县”,相关经验做法也在全省进行推广。

记者:虽然沭阳脱贫任务比较繁重,但还是交出了高分答卷,这其中党委、政府需要做大量工作,请介绍一下沭阳县委、县政府在履行主体责任方面的情况。

卞建军:党委、政府是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单位,帮助脱贫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主要是做了五个方面工作:组织推动到位。在县一级层面,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县长为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在乡镇一级设立“扶贫专干”,在村一级设立扶贫信息员,从组织保障方面来保证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规划引领到位。沭阳连续四年制定年度脱贫攻坚实施规划,并且对规划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项目落实到位。我们有创业项目、就业项目、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等,政府进行牵头、督促、督办,保证项目能真正建起来,并且发挥效用。政策实施到位。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教育、医疗、住房等各方面的政策,并以党委、政府为落实主体,全面落实到位。社会救助到位。通过立体式的扶贫机制,来保障扶贫各项措施真正发挥应有的效用。

记者: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阶段,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对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请问沭阳县围绕教育、医疗、住房等“三保障”政策落实方面,都有哪些创新举措?

卞建军:沭阳是在全省率先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县,我们制定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对低收入户子女进行教育扶持的政策,每学年补助额度为1200—7000元,确保任何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不会因为贫困上不起学,斩断贫困家庭代际传递的链条,每年教育扶贫资金支出在1.2亿元左右。

基本医疗方面,我们建立了贫困家庭紧急医疗预防和救助机制,政府为贫困群众购买保险,“十三五”以来,为贫困家庭购买保险支出达到1.5亿元。此外,沭阳推出健康扶贫“大礼包”,为低收入人口免费健康体检,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贫困家庭成员县内住院自费比例降到10%以内。

住房安全方面,2018年,我们由县财政出资把排查出来的998户危房问题全部解决到位。另一方面,按照省市要求推进农房改善,针对“四类重点对象”的特困群体,实施“交钥匙”暖心房兜底安置,通过各种措施来确保贫困家庭住房安全。

记者:打赢脱贫攻坚战最终靠发展,沭阳是如何依托现有的产业优势,建立“造血”机制,助力脱贫攻坚的?

卞建军:首先,我们沭阳县是花木大县,全县花木的种植面积接近60万亩。通过花木产业的发展,贫困户可以种植花木获取收益。第二是发展电商经济,为低收入户提供电商产品、免费提供宽带,贫困户只要想学,我们就能帮助其致富。最后,是在创业方面,我们瞄准经济薄弱村、锁定低收入农户,投放小额扶贫贷款,不需要抵押,不需要担保,也不要利息,给贫困户实实在在的政策优惠。“十三五”以来,全县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4.3亿元,受益农户8.58万户次,投放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记者:针对低收入人口多、经济薄弱村数量多、扶贫片区发展能力不足这些难题,沭阳是如何精准施策的呢?

卞建军:这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农户怎么增收的问题,二是村一级集体经济怎么壮大的问题,三是片区面貌怎么改善的问题。我们综合运用“送岗位、送项目、送政策、送温暖”四项措施,帮助农户增收;围绕提高村集体“资源性、资产性、服务性、经营性”四项收入,出租公共资源,建设光伏电站、高炮广告,出租标准化厂房等,推动经济薄弱村稳定增收、持续增收;围绕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发展环境、精神状态”四个面貌,制定片区整体帮扶23个专项规划,实施101个帮扶项目,完善路网结构,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推进学校改薄、村卫生室改造、污水处理等,提升扶贫片区整体面貌。

记者:今年,沭阳被列入省级“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试点县,前几天县里专门召开会议来部署这项工作,请介绍一下这方面接下来有哪些安排?

卞建军:建立长效扶贫机制非常及时,按照中央和省统一安排,2020年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后就要进入长效管理状态,沭阳从四个方面进行长效扶贫试点。一是精准发现机制。从收入和支出两端进行监测,按照上年度宿迁市农村居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40%,分别确定农村和城镇相对贫困监测线,2020年认定标准分别为8000元、1万元;支出端重点监测“因学因病因灾等重大刚性支出,导致家庭可支配收入低于刚性支出的家庭”,筛查可能返贫的居民。二是造血机制。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创业扶贫,积极发展电商经济,组织专项岗位推介、开发公益岗位,鼓励支持相对贫困户创业就业、增收致富。三是兜底救助机制。梳理整合低保、专项救助、社会帮扶等现有救助政策,确保应兜底尽兜底、应救助尽救助。四是推进落实机制。组建县解决相对贫困综合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站点,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进,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少”的目标。

本报通讯员 倪亚琼

本报记者 徐明泽

责编:王逸男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