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精准发力,托举百姓“幸福梦”
苏州高新区与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对口协作
2020-09-25 07:44:00  来源:新华日报  

从位于黔湘交界的铜仁凤凰机场出发,驱车近一个小时,便来到了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山峦覆盖着葱茏绿意,建筑坐落在山与山之间,在缭绕的雾气点缀下,犹如一幅美丽山水画。

2013年,苏州高新区与这片美丽的土地结缘。随着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一声号令,两地正式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关系,跨越1400余公里,两地人民携起手来,共同谱写脱贫攻坚的美丽画卷。

7年来,两地在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志智双扶、领域拓展等方面不断深化协作。2018年9月,万山区以零漏评、零错退,综合贫困发生率1.19%、群众认可度96.37%的优异成绩实现贫困县整县出列。今年4月,在贵州省开展的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万山区在全省33个出列县中名列全省第一。

做强产业

地区发展实现“自我造血”

走进万山区高楼坪乡,一座占地70余亩的苏高新农产品供应链示范基地依山而建。在基地内的食行生鲜生产线上,当地优质新鲜的菌菇、牛羊肉等产品经过分拣、包装等程序,搭载上冷链配送专车,被送上苏州、上海、无锡等地的百姓餐桌。

“这是我们针对当地农产品特色打造的‘珍黔谷’系列品牌。”铜仁食行生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海龙向记者介绍,这些“珍黔谷”系列的食用菌自从今年5月在食行生鲜APP上线后,在苏州、上海、无锡等地销售额已达120万元。“但此前,由于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优质农产品大多是靠走批发或者工厂销售,面临‘好货卖不出好价钱’的困境。”田海龙说。

今年4月,在苏州高新区牵头下,苏高新集团投资1.5亿元、占地70余亩的苏高新农产品供应链示范基地建成投运,构建起集农产品收购、分拣、检测、包装、加工、冷链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当前,食行生鲜、鸿海食品、亿创电商等企业已入驻,每年预计向东部地区销售当地香菇、木耳、竹荪、铁皮石斛、红薯等农产品超过5000吨,成为武陵山片区“黔货出山”的重要集散地,预计今年基地各类农产品销售额将超2亿元。

苏高新农产品供应链示范基地,是苏州高新区和铜仁万山区深化产业合作的生动缩影。“要实现脱贫,产业带动是关键,要把铜仁的特色和苏州的优势相结合,推动项目落地实施。”2017年4月,挂职万山区委常委、副区长的杨亮从苏州高新区来到万山,发现处于深山包围中的万山,山高路远运费贵,原本发展工业带动扶贫的想法落空。找到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持续为当地经济“造血”的产业发展方向,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关”。

经过调研,杨亮认为,这里有两大资源优势,一个是优质的农产品,一个是自然山水资源优势。瞄准这两大方向,两地携手发力开干。如今,紧挨万山区政府,由苏高新集团投资2个亿的“铜仁·苏州大厦”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作为山水园林度假酒店,将为万山区发展旅游业提供配套支持,计划年底试运营。

扩大就业

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9月12日一早,家住万山区旺家社区的田兴艳准时出门,来到社区“扶贫微工厂”里的巾帼锦绣坊上班。在工位上坐定,熟练地穿针引线,不多时,一朵鲜艳的牡丹花已在蓝布上悄然成型。“绣这样一朵花就有50块钱,再加上基本工资,我现在每个月在家门口就能赚2000多哩!” 田兴艳笑眯眯地告诉记者。

田兴艳现在居住的旺山社区,是万山区规模最大的跨区域搬迁安置点,共安置思南、印江、石阡3个县的困难群众4032户17955人。

搬迁之初,虽然住上了新房,但乡亲们心里仍然充满担忧。“出村进楼,工作营生去哪儿找?”很快,由苏州高新区投资620万元建设的“扶贫微工厂”在旺家社区入驻后,阿里巴巴大数据标注公司、景航服装厂等企业相继建到了安置户家门口,帮助像田兴艳一样的600名搬迁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

除了让百姓在家门口就业,苏州高新区还鼓励铜仁贫困劳动力来苏就业。离锦绣坊不远处,由苏州高新区与铜仁万山区两地共建的万山区人力资源市场内,电子大屏幕滚动播放着来自苏州企业的招聘信息,求职者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直接在万山区实现远程面试。截至目前该市场已提供7113个就业岗位,输送了362人赴苏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72人。

“今年,面对疫情影响,我们针对性出台了政策。”挂职铜仁市万山区扶贫开发办副主任、生态移民局副局长吴鹏程介绍,通过专列、专车的方式,已输送308名万山人来苏就业。

提升功能

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丰满

旺家社区广场处,一间充满现代感的“文化方舱”格外引人注目。两层的空间内,浓缩了亲子阅读、地方文化展示、儿童科普体验等多个功能模块,自5月建成以来,已成万山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对口协作,除了要解决产业、就业等直接问题,医疗、教育、文化服务等关系后续发展要素同样重要。两地通过加强资金支持、加大人才交流力度、开展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等方式,推动万山区公共服务水平提档升级。

做优配套设施建设,苏州高新区近3年来已先后投入近1.2亿元财政帮扶资金支持万山区发展,其中,近一半用于易地扶贫搬迁点的配套建设。经过紧锣密鼓的建设,如今走进旺家社区,扶贫微工厂、学校、超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现在住在社区里,楼上就是家,楼下就是我们工作、学习的地方。居民的生活需求不出社区就可以满足。”旺家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何英说。

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苏州科技城医院影像学专家汪益去年随着帮扶队伍来到万山区人民医院挂职,在汪益及团队的推动下,苏州科技城医院和万山区人民医院影像科建立了远程会诊平台,增添了影像高精设备,两地实现随时远程会诊。像汪益一样,苏州高新区派驻了10名优秀医护人员在万山区人民医院,对医院的妇产科、影像科、肿瘤科、骨科等10个学科进行“一对一”帮扶建设,并加强对当地医生的技术培养。

助推教育事业发展,苏州高新区“组团式”教育帮扶以“立足四小、帮扶周边、辐射万山”为定位,通过建立万山区学科名师工作室、校长成长营,深入学校调研指导,公开教学示范和专题讲座等方式,帮助铜仁四小及周边学校共同培养“带不走”的骨干教师。

跨越千山万水而来,截至目前,苏州高新区已有17名党政干部、104名教育、医疗、农技、社区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先后奔赴万山,为当地产业、就业、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发展贡献“高新力量”。 陈悦勤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