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重庆、武汉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全省上下进一步深刻认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极端重要性,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指向,推动发展理念、发展导向、发展思路、工作方法发生根本性转变,长江江苏段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本报今起推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江苏实践系列报道,展现我省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进展成效,敬请关注。
大江巨变,无边江景一时新。
五年来,全省上下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作为系统工程统筹谋划,狠抓问题整改、生态修复、结构调整、优化布局,在省域全境展开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一曲澎湃激越的新时代“长江之歌”,在江苏10万平方公里广袤大地奏响。
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推动整改
驻足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江堤,蒹葭苍苍,洲岛横陈。这里是万里长江进入江苏的“第一站”,江中的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宛若一颗“绿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扬子江畔,渚清沙白鸟飞回,水美、岸美、环境美的生态画卷在江苏铺展。蝶变的背后,是江苏近年来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标本兼治环境污染,举全省之力向长江生态环境透支问题宣战的坚决态度和坚定决心。
突出问题导向,我省建立发现问题、交办问题、整改问题的常态机制,举一反三、由点及面,打好问题整改的主动仗、进攻仗,在遏制增量、化解存量上下功夫、见成效。近3年来,我省先后制作两期省级生态环境警示片,主动披露36项问题;发动地方自查发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68项,把全国人大水污染防治执法检查反映的5项问题、国家长江办“回头看”移交的2项问题、中央媒体曝光的3项问题,滚动列入省级台账,持续推动整改。
在推进面上问题整改的同时,我省还建立发现问题、交办问题、整改问题的常态机制,变“问题找上门”为“上门找问题”。截至10月17日,列入省级台账的92项问题,已完成整改83项;今年省警示片披露的22项问题,已完成整改18项;剩余的13项正在积极推进。
警示片披露问题主要涉及政府和企业,我省落实两个主体责任,让政府和企业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必须压紧压实政府和企业的整改责任,把两个整改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合力、同向发力。”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负责人说,在落实政府主体责任上,我省印发《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工作办法(试行)》,明确设区市人民政府是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的责任主体;印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方案时,要求各地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严格落实整改方案,扎实推进问题整改。
久久为功,沿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1至9月份,长江江苏段干流水质保持在Ⅱ类,主要入江支流断面优Ⅲ比例97.8%、同比上升8.9个百分点。
10月20日,在紧临长江常州段岸线的龙江北沿江排涝泵站,记者看到,这里被改造一新,先进的水质自动监测站房已投用,如果水质不达标,就坚决不向长江排水。
这是常州今年统一改造出新的17座沿江排涝泵站之一。在它的周边,是大片绿地。绿地由两家关停化工企业拆除后复绿建成,不久还将被打造为沿江生态教育基地和临江亲江休闲节点。
近年来,常州累计完成国家、省退出低端低效产能项目111个,关闭小化工污染企业1000多家。积极探索用地资源整合,在全省第一个开展沿江关闭腾退化工企业用地资源整合利用试点,为产业转型升级留出发展空间。
从沿江八市到省域全境,从长江沿线到淮河流域、洪泽湖、骆马湖,生态修复如火如荼:几近绝迹的四鳃鲈鱼批量回游燕尾港,消失10年的伪虎鲸出现在灌河口;贾汪采煤塌陷区的转型实践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夸赞,“贾汪真旺”成为新时代贾汪的鲜明标识。
5年的努力,江海河湖统筹,水气土共治,江淮大地,从黄海之滨到黄河故道,从太湖之滨到运河两岸,水更清,天更蓝,古镇换新颜,流动的大运河文化与长江文明交相辉映,再谱华章。
张家港沙钢集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围绕废气、废水、固废、噪声、污染物在线监控5个方面,投入50.7亿元,累计清理钢渣等919万吨,异地新建一个高标准钢渣处理项目,加快实施场地修复工程,提前1年半时间完成整治任务。
南通海门区成立青龙河现场整治指挥部,抽调50余人组成10个工作组,发动沿岸100余名村居干部,强力推进问题整改,在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全面完成整治任务。
5年来,我省深入实施环保“263”专项行动,相继展开化工安全环保整治提升行动、违法违规小化工百日专项整治行动,系统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沿江化工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沿江尾矿库治理“4+1”工程,重点推进非法码头、非法采砂、入河排污口等专项整治行动,形成统筹治理的整体效应。
目前,全省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靠港船舶污染物基本实现应收尽收,码头粉尘有效遏制,全省化肥使用量削减9%,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企业超期库存危废全部清零,一大批化工环保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隐患得到整改。
江清河晏,再现江豚鱼跃生动景象
位于镇江市京口区京江路的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鸟鸣啾啾、白蝶纷飞,莲叶挺立、芦苇葱郁,丝毫不见建筑物的痕迹。
“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离长江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原来是有建筑物的,现已全部拆除。”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研究员级高工朱孝锋说。
保护区拆除建筑物的背后,是镇江对“国家警示片披露问题”痛定思痛后,着眼绿色发展的坚定选择。针对国家警示片披露的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7000多亩江滩湿地被非法侵占问题,镇江仅用半年多时间就彻底整改到位。
江豚游耍时喷出一串串水柱,引得江边散步的市民驻足观看……近两年,类似情景在南京、扬州、镇江等长江江苏段多个点位不时出现。
“江豚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了。”南京江豚保护协会会长杨光说,为了持续改善江豚生存环境,南京去年初重新修改锦文路过江通道设计方案,将三塔悬索桥改为双塔悬索桥,为江豚让道。
用十年“无渔”换年年“有鱼”!10月11日,经过不懈努力,长江干流及保护区7392艘渔船、14887名渔民全部退捕上岸,标志着江苏已完成长江干流及保护区退捕任务。为全面落实国家长江禁捕退捕工作部署,我省将通过两年时间完成对水生生物保护区所涉湖泊其他水域全面退捕,坚决打赢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攻坚战。
我省长江主江岸线开发强度高于流域平均水平,历史上形成了一批违规利用岸线项目。2018年10月,国家长江办部署开展长江干流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工作,涉及我省整治项目596个。面对极其繁重的整治整改任务,我省严格要求、动真碰硬,高质量完成596个岸线清理整治任务,水利部长江委在实地核查后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持续整治修复和腾退提升,我省长江岸线利用结构逐步优化,生态型岸线提高到62.1%。
截至目前,2018、2019年国家警示片先后披露江苏的28项问题已率先全部完成整改,整治成效走在沿江省市前列,自我发现问题的机制不断健全,省级台账问题整改有力有序,多次受到国家长江办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