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涟水县涟城街道胡新村胡尚年家庭农场,近200亩西瓜、青椒等瓜果蔬菜长势旺盛。“多亏农业部门推广‘地膜减量替代’新技术,不但节约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环境污染,这正符合我们发展生态绿色农业的路子。”农场主人胡尚年感慨地说。
继“减肥”“减药”之后,“减塑”成为当前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新任务。
“薄膜”易破碎,废旧农膜回收处理难
江苏农膜使用量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其中地膜年使用量约4.3万吨,使用中呈现“两多一少”的特点——地膜覆盖作物种类多,涉及番茄、辣椒、花生、玉米等50多种作物;地膜应用茬口多,地膜覆盖技术应用几乎贯穿全年农业生产,包括露地蔬菜、花生及设施蔬菜秋延后、冬春、越冬等间套种茬口;地膜覆盖规模化面积少,土地资源紧缺、小农户占比较大导致农膜回收无法实现机械化、需要人工捡拾,这给农膜回收推进、新型技术推广等增加了不少难度。
“以前农民把废旧农膜堆积在田间,一二十年都分解不掉。比如盐都生态草莓种植大棚附近的废旧农膜已经堆了好几年了,这次开展回收工作才终于全部清理掉了。”盐城市蔬菜技术指导站站长倪宏正说,现在回收废旧农膜每亩地补贴10元,以争取农民对这项工作的支持。
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具体难在哪?“农膜中的棚膜会有加工塑料粒子的企业回收,而易造成残留污染的‘薄膜’——地膜才是农膜回收处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倪宏正表示,地膜因使用后强度减弱,且缺乏适用回收机械,容易破碎在地里,即便是符合农膜新标准0.01毫米的地膜也存在回收困难的问题。此外,地膜回收后裹扎了大量泥土和植物秸秆,加工处理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地方政府对设立和扶持回收加工企业的积极性也不高,目前地膜处理利用途径不多。
回收“有章法”,试验推广新技术新模式
2018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江苏废旧农膜回收工作,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文件明确了江苏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提出2020年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0%,2022年达90%,2025年基本实现全回收。
“2018年刚开始回收的时候挺难,这两年我们把回收补贴从3元/公斤提高到3.5元/公斤。同时开展上门服务,农民打电话预约后,各县回收网点直接开车到田间地头,回收工作开展得越来越顺利。”昆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冯均科说。
这项工作启动之初,全省农膜回收率约为60%。截至今年三季度,我省农膜回收率已达82.3%。
为有效防控地膜白色污染,去年省财政列出专项,启动“地膜减量替代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项目,近两年全省共开展地膜减量替代技术试验近90个,先后在甘蓝、青花菜、大蒜、芋头、花生等作物种植中广泛开展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并总结出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
针对邳州大蒜种植等用膜量多的地方规模特色产业,我省联合有关企业开展全生物降解大蒜专用膜研发。宜兴在全生物降解地膜减量替代方面起步早、起点高,为苏南保供叶菜类全生物降解膜替代技术应用积累了大量经验。涟水在红窑、朱码等镇街设立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点9个,在涟城街道建立不同形式的“一膜两用”示范点2个。“一膜两用”意在提高农膜利用率,从而实现减量使用。比如,第一年种植秋延后辣椒时铺设地膜,辣椒采收结束时保留地膜,第二年春季直接种植春提早毛豆,实现铺设一次地膜种植两季。
重视“小技术”,持续推广地膜减量替代
减少农田白色污染,仅靠回收废旧农膜远远不够,在做好“减法”的同时还要做好“加法”,积极探索全生物降解膜等绿色技术的应用。
“地膜减量替代是融合农业、环境工程的多学科技术,涉及农艺、土壤微生物以及化工原材料等多门学科。”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唐明珍表示,虽然目前看来这是个“小技术”,但它拥有潜在发展空间和科技研究空间,具有大的生态意义。
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研究员曾晓萍介绍,下一步,我省将加快推进强化耐候地膜替代普通PE地膜,减少普通PE地膜使用量,确保废旧地膜可回收,提高回收率;加快“一膜两用、多用”“秸秆覆盖替代地膜覆盖”及茬口优化等技术模式的集成创新,提高地膜使用率,直接减少地膜覆盖面积和使用量;加快推进全生物降解地膜在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和不同设施条件下的应用试验,持续推进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PE地膜,推进地膜覆盖零增长、土壤残膜负增长。
本报记者 吴 琼 洪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