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政府关心孤残儿童注重实效,全面落实相关养育和保障服务政策,确保他们获得应有的权益和尊严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深切感受到这句话的现实含义。福利院里的儿童在到来之前或遭遗弃、或身有残疾,来到这里之后均得到悉心养护和精心照料,他们无忧无虑地接受教育、安心成长。
“欢欢真棒,让妈妈抱抱。”走进福利院1106室,“妈妈”高美丽正在陪早产儿欢欢玩耍。模拟家庭的墙上贴满了孩子与“爸爸”“妈妈”的合影,小书架上还整齐码放着他们的“家庭时光”手册。特教实验班内,特教老师忙着带领孩子们学习《零的认知》,“注意要写得长长圆圆的,没有棱角,最后要封口,不能留小尾巴”。在律动教室,孩子们正跟随老师一起伴着音乐节奏打拍子。“我们专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不遗余力让每一个孤残儿童都融入社会大家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持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福利院副院长蔺健介绍。
“我叫雅妮,从小在福利院长大,感谢这里的一切”,聋哑女孩王雅妮用手语表达出心声。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利院,看望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儿童,鼓励王雅妮和放假“回家”的大学生闫志净好好学习,学业有成。6年过去了,昔日的小女孩已经长大走向社会,找到了工作。雅妮用手语说:“我想跟总书记说,我现在很幸福。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福利和儿童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党和政府对孤残儿童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成效进一步彰显。在总体机构和编制不增加的情况下,民政部专门设立了儿童福利司,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对儿童福利工作的高度重视。
全面小康,关键在全面。我国是人口大国,有3亿多未成年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一个儿童都不能少。为孤弃残疾儿童兜住生活、教育、医疗等民生权益的底,确保一个都不落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儿童权益、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动体现。进入新时代,我国儿童福利工作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的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做到了无一人感染。这更加证明,党和政府关心孤残儿童注重实效,全面落实相关养育和保障服务政策,确保他们获得应有的权益和尊严。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福利院正门的显示屏上,这句教育名言来回滚动。生命是独特的存在,每一个生命都应得到关心、关怀、关爱,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作出新的重要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工作人员的悉心培养下,孤残儿童这些“慢飞的天使”终将展翅翱翔、实现人生价值。
(作者为本报新闻协调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