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各地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及时送到千家万户。
今年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眼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各地倡导“就地过年”,组织开展好春节期间送温暖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段时间以来,各级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困难群众、老党员、老同志等,向他们送上新春的祝福,通过“送温暖”达到察民情、济民困、暖人心的效果。
应当看到,由于岁末年初工作繁忙,少数地方和部门对组织开展“送温暖”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具体落实中存在一些疏忽和偏差。比如,将“送温暖”视为一项常规活动、“规定动作”,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落实;再比如,“送温暖”活动组织和实施中存在大而化之、简单随意的倾向,走“形”不走“心”……这些都会影响到“送温暖”的实际效果和社会影响。近来省外几起基层走访慰问活动受到部分网民质疑,应引以为戒。
“送温暖”就是送关怀、送信心,需要见到真情。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暖人心者,莫过于真。少数地方领导干部“送温暖”,还简单停留在“镜头前面握个手”“遇到难题摆摆手”“三言两语挥挥手”的层面,缺乏走访慰问应有的“温度”,也难以让群众留下深刻印象。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目中有“人”、用心用情是基本要求。“送温暖”时要带上真心、怀着诚意,走进基层一线、深入各类人群,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问候,切实做到“真送温暖”“送真温暖”。
“送温暖”就是送政策、送服务,需要落到实处。受疫情影响,去年以来一些行业和人群遭遇了不小的冲击,今年这个春节,更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给他们暖暖心、加加油。利用“送温暖”的契机,领导干部正好可以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了解他们的期待和诉求,宣讲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为他们克服眼前困难出主意、做参谋,向他们传递携手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对于群众的诉求,现场能解决的,可以当场拍板;需要深入研究、依法办事的,应当明确给予答复。一些地方在“送温暖”中重“慰”轻“问”、只“走”不“访”,表面看热热闹闹,实际上仍流于表面。
“送温暖”是领导干部践行初心使命、走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也是展示党的形象和作风的良好契机,需要落细落实,防止因为考虑不周、组织不严、实施不细,使好事没有办好,甚至引发争议。由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祟,一些基层干部在“送温暖”活动组织中还存在重点照顾“关系户”、人为制造“画面感”、片面追求“宣传效果”等问题,直接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会公平、干部作风的质疑。这些不良倾向,都要着力避免。江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