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最美人物何春涛:春涛融化冰与雪
2021-03-13 09:13:00  来源:新华日报  

无论寒冬酷暑,70多岁的何春涛坚持每天早晨到工作室“打卡”。如今,找他求助调解的人越来越多,社区特意在路口立起“春涛法律服务中心”指引牌。“老何一直忙忙碌碌,为求助人调解纠纷、挽回损失,自己却不求回报。也正因为他,多年来我们社区一直保持纠纷不出楼栋、矛盾不出网格的记录。”扬州市邗江区竹西街道安平社区党委书记王佳佳言语中充满钦佩和感激。

这些年,作为邗江区春涛法律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的何春涛免费受理案件400多起,调解纠纷不计其数。成为一名义务“草根律师”,缘于他20多年前的一次维权经历。当时,何春涛所住的房子,开发商没装单元水表,因为欠款,自来水公司两次断水,热心的何春涛被45户邻居推荐为诉讼代理人。现实逼着他啃完民法通则、合同法,最终打赢了官司,也为老何带来名气——这个人懂法。

2003年,扬州在全市落实“解困房政策”,安平社区黄金苑集中安置数千名弱势群体,邻里之间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不可开交。这时候,“热心又懂法”的何春涛参加志愿服务走进社区。何春涛没想到,从此开始,他的志愿服务一干就是18年。

因为“打官司不要钱”,何春涛成为社区很多弱势群体家庭的依靠。黄金苑居民陈宝山找过老何3次,第一次因为家里安装灶具损坏台面,何春涛通过消协解决了赔偿问题;第二次是大学毕业的儿子被拖欠实习工资,也是老何联系劳动执法大队解决了矛盾;第三次是因家里出租房的矛盾又找到这里。几次下来,陈宝山也不好意思:“多亏老何这个‘法律顾问’,帮我们家挽回6000多元损失。”

汪老原在上海机电一局供应站工作,1992年退休回原籍扬州居住,多年来一直向各部门信访要求原单位给予其“一次性发放房补”。信访部门早已认定其不符合政策。汪老不服,到“春涛法律服务中心”求助,何春涛认真查阅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确认不符合要求,但每次都热情接待汪老并耐心讲解。感受到何春涛的至真至诚,汪老最终放弃了上访。

2016年9月,“春涛工作室”被扬州市委政法委升格为“春涛法律服务中心”,旨在借助第三方力量来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何春涛不负众望,他将法、理、情交融在一起,解决了许多政府部门无法解决的难题。

2012年4月,何春涛妻子被查出结肠癌,病情持续恶化,前后住院33次。妻子希望丈夫多陪陪自己,可社区居民还是不停找上门,两头都不能耽搁,怎么办?他只得在病房里接待来访者,时常趴在护士桌上写材料。护士奇怪地问:“您究竟干哪一行,怎么这么忙?”何春涛回答:“你们医护人员专门治疗身体疾病,我作为法律服务志愿者,治疗的可是社会关系上的毛病。”

如今,何春涛还组建起了一支拥有100多名志愿者的安平社区法律志愿服务队,在他的感染下,“志愿服务”光彩越发耀眼。

本报记者 李源 李鑫津

责编:张理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