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春,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晁亚丽而言极不寻常。2月1日,晁亚丽主动请缨,踏上逆行湖北驰援武汉的征程,彼时,距她援疆归来还不到20天。
天山之下,她全力以赴,守护患者生命之花;东湖之畔,她和死神抢时间,留下“苏鄂一家人”的浓浓之爱。
援疆戍边,爱撒天山润人心
2018年7月,我省第二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医疗专家组接过了援疆接力棒。在科室人员紧缺的特殊情况下,晁亚丽克服困难,来到克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8月的一天,当地22岁的维吾尔族姑娘凯丽·比努尔因持续高烧,被家人送往克州人民医院治疗。经检查发现,凯丽是因心内膜炎引发的多器官衰竭并发症。检查的结果让凯丽一家人陷入了绝望。
“凯丽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肾衰竭,情况万分危险。”从医近10年,像凯丽这样复杂的病症,晁亚丽还是第一次遇到。“到了这个时候,想要救回这孩子的命,就必须时刻关注细微的变化,保持高度警惕。”她一边嘱咐医护人员有关注意事项,一边不忘宽慰患者家属,只要坚定信念就能治好孩子。为了防止病情急转直下而来不及抢救,晁亚丽在重症监护室里呆了整整4天4夜。在晁亚丽的努力下,经过半个月的连续抢救,凯丽的脏器功能逐步恢复。
援疆一年半,晁亚丽无数次全力以赴,用精湛的医术将一个个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守护着天山下的生命之花。
驰援武汉,一心战“疫”守平安
2020年1月30日上午,徐医附院接到江苏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报名的通知,晁亚丽第一个在微信群里回复“我报名”。她在请战书里写到:“如果问援疆带给我最宝贵的是什么,那就是责任担当,是对党的忠诚和对国家政策的坚决执行,如果国家有需要,我可以随时奔赴前线……”
不足1小时,徐医附院援鄂医疗队伍组建完毕。晁亚丽受命担任一行7名队员的队长,奔赴武汉同济医院开展患者救治工作。
2月9日,病区里来了一名100多公斤重的男患者,呼吸困难,急需插管。护目镜里全是雾气看不清,晁亚丽想都没想,冒着感染的风险,脸对脸为病人插管,由于抢救及时,病人很快得到缓解。
2月14日,晁亚丽发动同事们一起写下50张“爱心处方”。“封城不封爱,苏鄂一家人。”“不要害怕,东西南北汇长江!”当大家把这些手绘祝福送到每名患者床头时,很多人哭了。从2月至4月,从武汉同济医院成功“清零”,又转战至武汉肺科医院,晁亚丽带领徐医附院第二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始终奋战在重症第一线。几十个日日夜夜,他们在救治前线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严谨周密的防控知识,竭尽全力挽救着武汉重症病人的生命。晁亚丽说,为重症患者撬开生的大门、守护平安就是她的初心使命。
创新理念,勇攀前沿造福患者
“有人把重症医学科形容为‘生与死的较量场’,它离死亡最近,离希望最近,承载了病痛,却也饱含爱与希望。”晁亚丽说,做生命最后的守门人,多学一点,多走一步,就能为患者多争取一次成功获救的机会。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自工作以来,晁亚丽刻苦钻研,不断进步,先后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重症超声、连续血液净化、nava呼吸机、主动脉球囊反搏、PICCO、床旁纤支镜等相关监测治疗技术。凭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临床医疗技术不懈探索,她不断拓展治疗新领域,把众多的危重病患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如今,晁亚丽积极开展新技术和创新研究。作为江苏省医学会重症分会青年委员,她参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主持在研徐州市课题1项,曾获徐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项,发表SCI及国家级论文近10篇。自身不断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的同时,晁亚丽更重视培养其他年轻医师,并承担起实习生带教及年轻医师规培任务,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此外,她还不断加强学科建设管理,引进新技术,举办各类学习班,在创建江苏省重点专科及首批危重症培训基地的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
“无论是新疆还是湖北,那里涌动的信念与大爱,深深感动着我,人的一生,能有几次被祖国征召,为人民而战?”晁亚丽说,作为一名有17年党龄的白衣战士,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永远是她坚守与拼搏的战场。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于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