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统一收费标准,不提供收费发票……针对部分地区停车收费中存在的“微腐败”现象以及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我省18日召开全省公共停车收费管理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印发《江苏省公共停车收费管理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将用4个月时间专项整治公共停车收费管理乱象,规范停车管理服务。
全省停车收费投诉月均2264件
“停车收费问题近年来逐渐成为市场监管的一个难点。”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琪宏说,特别是去年疫情以来,自驾出行增加,停车需求矛盾显得更加集中、突出。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标价不规范、超标准收费、不执行减免政策等问题,2019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处理12315投诉举报咨询线索26352件,出动9459多人次,巡查、抽查收费停车场所5798个,发放政策宣传单6000余份,发现184家单位存在违规收费行为,立案28起,涉案金额33.8万元。
整治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牵扯面广、内容复杂的公共停车收费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包括收费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收费模式还不够科学合理,对收费管理人员的日常监管还不到位,少数地方甚至发生管理人员利用停车收费权力谋取私利的违法犯罪行为。据我省12345热线反馈,去年1月至今,全省共收到将近4万件停车收费方面的投诉,月均达2264件,其中约68.8%的投诉涉及收费“不明白”“不规范”等问题。
记者从会上获悉,省政府党组会议明确将停车收费管理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内容,要求通过停车收费管理专项整治,解决老百姓的烦心事、揪心事。
省住建厅党组书记顾小平在解读《实施方案》时介绍,此次整治主要聚焦城市建成区道路停车泊位、公共停车场等公共停车资源,要求按照“集中整治、统一规范、整体提升”的总体目标,从整治停车收费问题、规范停车服务管理、提升长效管理水平和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等4个方面开展整治。
“无死角”排查建立问题清单
“停车收费管理涉及发展改革、财政、市场监管、住房城乡建设等多个部门,各地的停车设施收费标准、收费政策和收费行为监管机制由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制定。”顾小平介绍,城市政府是本次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整治分3个阶段推进,6月底前摸清底数,全面掌握停车收费管理总体情况;8月底前对照清单开展整治,逐一解决问题;9月底前研究制定长效管理的对策措施。
根据《实施方案》,我省将重点整治8个方面内容:未经批准自行设置停车设施并收费的行为;未获得收费许可擅自收费的行为;未按规定的收费区域、标准、时间以及优惠政策收费的行为;不执行明码标价规定的行为;不按规定收费方式收费、不提供发票的行为;私自收取包月费等截留行为;摆放物品、私设地锁等强行占用行为;公共停车收费未及时缴入财政的行为等。
我省要求通过部门联合排查、网格员走访巡查、大数据研判和群众举报梳理分析等方式,深度排查停车收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摸清城市道路停车泊位和公共停车场等公共停车资源底数,做到排查区域、设施、内容全覆盖、无死角,形成基础档案和问题清单。问题排查中,要求对未经批准擅自收费、不按标准收费、擅自占用停车设施等行为,立即依法纠正;对私自截留停车费、收取停车管理员好处费、“吃空饷”等造成停车费用流失的行为,一经发现,及时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近期,我们将制定停车收费管理专项检查方案,联合省有关部门,以‘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等方式,分组对13个设区市和部分县(市、区)进行现场检查,重点抽查一批停车设施,核查一批收费问题,移送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收费管理违法违纪问题。”顾小平说。
综合施策破解停车难题
停车收费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关联停车设施配建、管理体制建设、运行机制创新、现代技术运用等环节,涉及城市治理的多个方面。我省要求以此次专项整治为契机,综合施策,进一步破解停车难问题。
省住建厅统计,近3年各地推进“停车便利化工程”,通过利用闲置地块建设停车设施、合理施划道路停车泊位等方式,全省新增停车泊位58.1万个。
省公安厅副厅长裴军说,公安部门将全面排查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和使用情况,对路内停车泊位设置不符合标准或使用影响交通通行的,立即组织整改。同时,配合住建、城管部门加强停车管理,出台停车场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城市道路停车泊位和收费情况档案,对路内停车泊位实施编号管理,公示收费价格,应用公共停车电子支付系统,通过手机APP收费,全面实现电子支付。此外,将落实临时停车便利措施,在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周边支路,合理划定允许夜间、周末、法定假期停车路段,明确停车时间和停放要求,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标线,允许车辆临时停放,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
陈琪宏说,市场监管部门将对近年来查处的举报问题线索和典型案例进行认真梳理和剖析,做到既查处问题又追根溯源。对收费监管政策方面的问题,与发展改革部门建立价格监管沟通合作机制;对经营资质上的问题,反馈给公安、城管部门;对涉嫌违纪、构成犯罪的案件线索,移交纪检监察、公安机关处理,合力推进形成停车收费监管的长效机制。本报记者 白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