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志在千秋,百年仍是少年!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8月31日晚,在铿锵有力的誓言中,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2021年江苏省中小学开学第一课”敲响上课铃。
近1个小时的云端课堂由“坚守信仰”“志存高远”“增强本领”三部分组成,全省13市6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与线上实时互动讨论,三名辅导员第二课堂云端互动,通过人物特写、日记分享、红领巾寻访等多种形式,让这堂思政课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
作为新时代青少年,该如何担当起时代责任,赓续红色血脉,投身复兴伟业?这是开学第一课与全省中小学生们一同探讨的问题。“下课”后,江苏各地中小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答案。
张雅霏与家人在一起
“那是我的学校新安小学,还有我暑期参加‘小好汉重走新旅路’活动的影像。”新安小学五(8)中队队员张雅霏在“坚守信仰”部分看到了“‘红领巾’探访新安旅行团”的故事,十分激动。“收到习爷爷的回信后,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革命精神的决心。新学期我会和同学们一起将新安旅行团的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同时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建设美丽祖国贡献力量。”
吴嘉许
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四(11)班吴嘉许看到了熟悉的雨花台烈士陵园,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的学校就在雨花台烈士陵园旁,现在我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红领巾讲解员,能为传承红色基因贡献自己的微光了!”在课上,李大钊、王二小、邓中夏等英烈的事迹让她熟悉又感动。“他们仿佛是我的朋友了,我想告诉他们:我们会像你们一样热爱祖国,不忘初心。”
陈香
“‘我们之所以觉得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默默为我们负重前行’,课上‘班主任’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触动。”常州武进区牛塘初级中学九(3)班陈香对课程第二部分“志存高远”印象深刻。“孤岛坚守32年的王继才、‘把病毒挡在身前,把患者护在身后’的邱海波......我们今天的幸福来自于无数前辈的奉献。”陈香表示,将以这些英雄为楷模,担起自己作为学生、子女和社会一员的责任。
李迦恩和李迦赐
“无论过去、现在,亦是未来,中国少年始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我们会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学习时代楷模自立自强、攻坚克难的精神。”南师附中新城初中初二(13)班的李迦恩和李迦赐兄弟俩聆听完“‘红领巾’探访‘奋斗者号’”的故事后,决心在新的学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艰苦自立的精神品质,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紧紧相连。
鲁仪
“今天在课上我看到了许多了不起的00后,奥运冠军全红婵、‘武术小子’王名宇、小护豚员孟康......他们和我年纪相仿,却已经在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了。我要以他们为榜样,锤炼过硬本领。”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初三(22)班鲁仪说,优秀的同龄人令她感到骄傲,他们的身上有着青少年独有的勇毅和担当。她说:“疫情期间,门卫爷爷、警察叔叔、社区干部也是我珍藏在心底的一抹红色,是我看在眼里、学在心里的榜样。我将奋发图强,以这种方式回报那团红色。”
南师附中新城初中校务办主任赵晓鑫全程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从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到如今奋力拼搏的奥运冠军,从扎根山区的优秀教师到展现新时代风采的名师,这些人物故事无不激励着孩子们做一名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赵晓鑫表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这样的开学第一课不仅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是给广大中小学生种下一颗理想的种子、信仰的种子、红色的种子,对孩子们而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本次开学第一课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贴近学生,为广大中小学生端上了一盘‘开学大餐’。”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认为,这堂课上学生变成了主人翁: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小英雄王小二、马毛姐、王继才等人的感人故事,以访谈、探访、写信、重走等年轻的方式近距离感受革命精神。他说:“这堂课必将激励广大中小学生坚定信仰,树立远大志向,认真学习,增强本领,让志气、骨气、底气成为青少年最亮丽的颜色。”
记者 徐春晖 苑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