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拼命地做工,拼命地跳,一边儿学习,一边儿教……”1935年10月10日清晨,14名身穿工装裤、打着蓝色三角团旗的新安小学学生组成“新安旅行团”,冒着蒙蒙细雨,登上“达通号”运河小轮船,踏上了宣传抗日救亡的征途。
1935年10月15日,新安旅行团成员到达南京。他们住在安徽公学的一间仓库里,没有床,团员们只能睡在阴冷潮湿的地上,尽管环境恶劣,但没有一个人叫苦。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安旅行团来到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他们教唱抗日歌曲,编辑出版少儿刊物,深入盐阜地区各县,组织起18万名儿童团员参加抗日活动。
1945年,新安旅行团回到学校旧址复校。1946年,新安旅行团收到了毛泽东的亲笔复信:“祝你们努力工作,继续前进,争取民主中国的胜利!”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新安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好党史,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十七载革命岁月,跨越75年的两封回信,新安旅行团这支党旗下成长的“劲旅”诞生于江苏,更将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播撒在了江苏每一寸土地上,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唱着新学习的《新安旅行团团歌》,南京市郑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学生吕曙伊使用新江苏·中国江苏网的“重走五万里红色新安路”小程序进行线上打卡,走进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与历史对话,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
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坐落于淮安市淮安区月湖畔、淮安小学旁,馆内240多幅图片、180多件实物,真实再现了新安旅行团17年的革命历程。学习中,吕曙伊印象最深刻的,是纪念馆内的一台电影放映机。
新安旅行团团员到达农村后,都会放映影片,宣传抗战主张。起初,每位观众需要付3个铜板观看电影。看到很多人没有钱,只能远远观望,汪达之决定,只要喊一句抗日口号,如“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万岁”等,就能免费进场看电影。
用放映电影的形式宣传抗战,新安旅行团在中国抗战史以及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没想到放电影还能宣传抗日救亡,听说团员曹维东还参加过儿童抗日电影《小五义》的拍摄,他们可真是多才多艺!”吕曙伊感慨道,“我知道有很多小讲解员,他们将新安旅行团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我也要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成为一名小小讲解员,将我们江苏的红色故事传遍全国!”
关注“小好汉”们重走新安路行程,网友可以通过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重点策划的“重走五万里红色新安路”大型融媒体党史学习打卡活动,与新安小学的“小好汉”们互动。线上打卡以“五万里红色新安路”为载体,串联起当年新安旅行团在22个省、区、市留下的红色足迹,并通过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南湖革命纪念馆等50个红色地标讲述革命历史和红色故事,以先学习后答题方式,帮助青少年生动、灵活地掌握党史知识。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周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