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3.3千克,本次投递收益3.3元,余额36.7元。“攒到50元,我就把钱提现,买个AR地球仪!”11月17日上午,宿迁市宿豫区景尚佳园小区的可再生资源回收站前,8岁男孩吴丁文把大包小包的垃圾,分类放进投递口中。
今年4月份开始,宿迁市逐步推行垃圾“撤桶并点”,将过去分散投放的露天垃圾桶撤除,在小区原本的可回收物投放站旁,再增设智能垃圾房,专门回收厨余、有害等垃圾,实现垃圾定时定点、集中投放、统一管理、精准分类、集中清运。
自今年4月份以来,景尚佳园小区525户实际入住居民,在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方面已实现100%。该小区成功入选今年住建部“我为群众办实事”联系示范点,是宿迁全市入选的5个居民小区之一。目前,宿迁市已实现主城区148个居民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全覆盖,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宿迁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永介绍,今年以来,宿迁市围绕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目标定位,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持续深化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今年以来,宿迁城市公共区域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达20582个,覆盖率达99%以上,累计回收各类可回收物7055.4吨,规范化处置有害垃圾20.4吨。全市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为92.96%,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去年全年,我们收集到的可回收物总量是1600吨,今年到9月就超过这个数了。”杨鑫是宿迁市宿豫区一个专业化运营垃圾分类的企业负责人。他介绍,这些垃圾在回收至小区内的各个投放站点后,当天就会被装车,送到附近的可回收物分拣中心。
垃圾分拣的过程与各地的物流中心很类似:所有垃圾包裹经过工人分类检查后,就送上传送带,然后自动传送到旁边的扫码机器前,自动对包裹上的二维码进行识别,按照织物、金属、纸类、塑料等类型,自动传送到相应的分区内,再由工人对小包裹二次打包,送到一旁的“仓库区”等待装车。
“垃圾在分拣中心,处理最快只要15分钟。”分拣中心负责人周岩告诉记者,回收、分拣完毕的可回收垃圾,会直接销售给相关的公司、企业,作为生产原料。
“在宿迁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供应链。”宿迁市城管局二级调研员彭召义介绍,对市民来说,主动做好垃圾分类,有的可以领取积分,换取锅具、米面粮油、洗化用品等生活物资,有的可以直接换取现金,极大地提高了垃圾分类的参与度和认可度。
宿迁市还先后引入京环资源、华展股份、明日集团、积富环保等4家专业化企业,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处置设施建设,由它们给可回收垃圾“找销路”。对于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则单独存放,再送往沼气发电、焚烧发电等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置,最终实现“双赢”。
近年来,宿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垃圾收储体系建设,通过理体制、建机制、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宿迁静脉产业园建设,全面吹响“无废城市”建设号角。截至目前,宿迁各类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日处理能力达14466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今年,宿迁已有有害垃圾全链条收集处置创新项目、宿城区物业企业参与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创新项目、泗阳县建设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两网融合”新体系3个项目纳入省级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