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郑翔:让居民共享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2022-07-02 14:15:00  来源:新华日报  

6月的一天下午,记者走进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办公室时,正遇上风风火火忙碌的郑翔。她戴着墨镜、穿着防晒服,脸上挂满了汗珠:“最近天气热,社区有几位老人在家不怎么出门,我不放心,去看看他们的情况。”

郑翔是文昌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在社区服务的16年里,她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改革创新,下功夫解决好民生问题、实施好民生工程、办理好民生实事,让居民百姓共享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文昌花园社区办公区入口处,有一面笑脸墙。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郑翔曾把社区居民拍下的180张笑脸制成相册、带去北京,由此展现大家的幸福生活。在社区“两委”努力下,墙上的笑脸每年都在添加。说起生活在这里的感受,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自豪地说“咱社区好”。

“路不平、灯不明、车难停、家不宁,只要拨打社区110,解决问题就是灵。”这是在文昌花园社区1万多名居民中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2005年成立的文昌花园社区,曾是扬州出了名的“三多三难社区”,这里困难家庭多,群众生活难;矛盾纠纷多,凝聚人心难;不良现象多,文明和谐难。作为社区书记,郑翔暗暗下定决心:“只要有党的坚强领导,就算一辈子撂在社区,再硬的骨头我也要啃下!”她特地制作了4000多张印有自己手机号的温馨联系卡发到居民家中,后来这个号码就被居民们称作“社区110”。这个电话号码发出去的那一刻,郑翔其实就已经把居民的麻烦事儿揽到了自己身上。

“您好,我是郑翔。请问有什么需要?”每次拨通郑翔的手机,居民们总能听到她清晰有力的回应。家庭成员发生纠纷吵了起来,郑翔用心沟通帮助解开心结;居民孩子上学困难,郑翔四处打听,帮助解决问题。“社区居民中失地农民多、下岗职工多,就业一度是居民们最大的需求。”郑翔四处打听,几经周折,终于与一家鞋厂达成用工协议。她还鼓励党员李树香牵头成立“家门口饭碗服务社”,接来剪线头、做玩具等手工活,解决了400多人的就业问题。

随着居民信任感提升,郑翔接到的电话越来越多。她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发动更多人参与社区服务、架设“温情服务网”。如今,社区创新“全科社工+网格社工+专业社工”三联服务模式,构建“网格长+楼栋长+志愿者”服务网络,11名网格长的电话号码也都成了“社区110”。百姓遇到困难,无论联系其中哪一位,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协调解决。

时代在变,居民的需求也在变。近些年,社区“一老一小”的服务保障问题逐步显现,郑翔经常走访居民,迅速捕捉到相关需求。文昌花园小区中心花园有一栋规模较大的养老公寓,郑翔在创办扬州首个社区托老所的基础上,将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异地养老相结合,创建“四位一体”为老服务综合体,将居家养老延展到可以在社区半托或全托养老。看到社区一些双职工家庭无人带娃,郑翔又牵头联合社会组织,打造文昌花园婴幼儿照护服务中心,面向学龄前儿童提供“家门口的日托班”服务。

在不断满足居民各类需求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努力寻求“更优解”。“这是我们社区自己编印的《文昌花园社区志》,记录了社区这些年来的发展轨迹。”郑翔捧出的这本册子,记下了这些年他们在社区建设、服务百姓中探索形成的一个个创新工作法,其中有“党员中心户”的党建创新、有“‘五议’工作法”的治理创新、有“家门口饭碗”的服务创新、有“社区学院”的文化创新,让社区治理机制不断完善、回应满足居民需求的方式日益多元,最终实现郑翔常常提及的“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家门口’是老百姓最熟悉的地方,也是社会治理的‘第一道门’,社区要围绕居民需求,提供精致服务。”16年来,郑翔带领社区“两委”以服务居民为宗旨,让社区实现了精彩蝶变。文昌花园社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20多项全国和省级荣誉,社区党委获评“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本报记者 张 晨

责编:张理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