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老苏州”徐玉梅去了一趟观前街,许久没来逛过的她惊喜连连:五彩斑斓的灯光为粉墙黛瓦的苏式建筑添彩,焕然一新的美食街兼具“新潮味”“国风范”,沿途各类既新颖奇特又饱含人文情怀的艺术装置吸引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老树开新花”,老街呈现全新的文旅消费业态,不久前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文化消费新业态的培育,是苏州改革发展中一幅亮眼图景。踏上“率先建成文化强市”和“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发展新征程,苏州用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这个“点睛之笔”,激活文化的创造力和驱动力,更好地彰显“江南文化”独特魅力,更有力地打响“江南文化”品牌,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翻看2022年度苏州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项目清单,健全古城保护机制体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被纳入工作要点,该市排出“时间表”“任务书”,紧扣改革“题眼”精准有力落笔,一笔一画写好“答卷”,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苏州,拥有2500多年延绵不断的古城文脉,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源。“苏州在文化领域的改革,首先要完善文物保护体制机制,从而加大对具有江南特色历史风貌的古城古街古巷整体性保护力度。”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韩卫兵说。
今年6月起,新修订的《苏州市地下文物保护办法》实施,确立了用地“先考古、后出让”的基本建设考古前置制度,理顺文物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关系。据苏州市文广旅局文物处处长翟苏黎介绍,做好地下文物保护,对于揭示苏州的文化内涵、展现苏州文明脉络与苏州古城变迁格外重要。紧随其后,《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修正完善。
成立苏州名城保护集团,用“全域”理念加强文化保护;制定《全球创意城市(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4)》,精心打磨“百园之城”“百剧之城”“百馆之城”等文化名片……文化保护机制推陈出新,文化生产经营机制不断完善。
500年前,昆山人梁辰鱼创作了一部荡气回肠的传奇剧本《浣纱记》,上演后风行一时、影响广泛,对推广昆山腔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昆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新时代呼唤新的文艺精品。苏州启动剧本储备“百部计划”,去年面向全国开展首届“梁辰鱼杯”剧本征集活动,并将获奖作品向全市国有、民营院团、青年剧社广泛推介,完成《林屋洞》《名园遗梦》等优秀剧本签约仪式,给予70%以上的剧本著作权购买补贴,搭建起剧本征集、孵化平台,推动将优秀剧本搬上舞台,发现和培养优秀中青年创作人才。一等奖作品昆剧剧本《林屋洞》作者程越华坦言:“由衷感谢‘梁辰鱼杯’大赛搭建了一个好平台,提振了我们努力创作更多更好作品的信心!”
文化繁荣,关键在人,必须以改革激发人的积极性。苏州深化市属文艺院团改革,推出诸多创新举措,要求各家文艺院团制定“一团一策”目标任务,形成“创作精、演出火、人才优、考核活”的新局面,从而激发文艺创作内生动能,生动讲述“苏州故事”,让更多人领略到江南文化的非凡魅力。
创新利用数字技术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也是苏州深化改革、抢抓数字化机遇的关键举措。轻点手机,打开“君到苏州”文化旅游总入口,就能预约文化场馆、购买景区门票、下单酒店民宿。平台利用VR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同比例还原线下活动展区,进入“数字博物馆”频道,可一键畅玩苏州博物馆等,欣赏到全晋会馆、瑞光塔、虎丘塔等12个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全景还原。今年7月,苏州推出首批包括“君到苏州”、“智慧图书馆”、“拙政问雅”夜游项目、数字人“枫灵”等十大极具新鲜体验感的应用性场景,为数字技术赋能文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苏州还启动公共文化服务“云”上配送,配送项目类别包括文艺演出、讲座导赏、文旅融合、特色活动、展览展示等,“精准滴灌”将服务送至市民身边。
激活文化领域改革“一池春水”,释放高质量发展源源动能。开发“城市微旅行”等特色旅游产品,带领市民及游客沉浸式体验精致苏式生活;滑稽戏《又见炊烟》、苏剧《太湖人家》等4部优秀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第十一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累计吸引全球5000家企业参展,交易总额达417亿元;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吸引近10万人次走进展会,线上受众突破3.7亿人次……今年以来,苏州不断提升文化旅游服务和产品供给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促复苏和增后劲锻造更强韧性。
本报记者 张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