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老旧小区改造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工作。
凭着踔厉奋发的干劲,昆山从一个农业县蝶变成为一座大城市,走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的“昆山之路”。四十年前拔地而起的建筑,慢慢地老了,适老化设施不足、屋顶漏水、停车难等问题逐渐浮现出来。在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的新征程上,昆山把推进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作为“争当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县域示范”的重要内容,把老旧小区改出新颜值,让人民生活焕发新光彩。
凝聚合力,共同缔造做加法。持续探索建立老旧小区改造机制,逐步形成完善政府平台主导+街道办事处+街区议事会+技术咨询机构+市场化运营平台的有机模式。突出政府主导,通过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市重点实事工程计划、明确专人专班负责、成立更新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开展联席会议等方式,确保项目推进有保障。依托基层党组织搭建“连心桥”,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街区议事会功能,在政策宣传、意见收集、管理维护等方面调动群众积极性、提升群众参与度,实现“问计于民、量身定制”。借助相关机构和平台为老旧小区改造全链条提供更多的智力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
联动改造,杜绝隐患做减法。坚持系统化思维,探索“墙内+墙外”联动,把改造项目延伸到群众的生活圈。结合“昆小薇”行动,将老旧小区改造与街区范围内的口袋公园、漫行步道、公共厕所、公共停车位、商铺牌匾、建筑立面等群众生活中的必备场景整体设计、融合改造,推进住区街区整体提升,使群众“转角就能遇到美”。持续加强“安全+质量”联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把牢施工中的安全关,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开展定期检查、突击巡查、专项检查,通过防尘网、防坠网等设施设备的应用实现施工区域与居民生活区域有效隔离,确保改造项目在保质保量、高效安全、最大限度不影响群众生活的前提下完成。
与时俱进,品质提升做乘法。注重系统性规划,在改造过程中加强“复盘”、积累经验、吸纳群众意见,谋划更多改造内容,通过加建、改建和添加设施等方式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推出定制化菜单,提供数字化管理、智能感知、防盗窗拆除、外窗和晾衣架更换、空调机位调整、电梯基础预埋、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器材等满足群众生活需要、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设施设备。推广建设、招引社区综合服务站,实现快递末端、衣服干洗、社区团购、老人日间照料等一体化服务,营造“15分钟生活圈”。对于原有的标志性建筑、树木等注重修缮保护,让小区在“焕新”的同时,留住“乡愁”。结合小区历史故事,打造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对症下药,解决难题做除法。聚焦“一老一小”,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持续推进落实《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不同楼层业主出资指导区间》等相关文件,推动增梯政策宣传、“加梯贷”普及,破解增梯难题,探索“成片式”加装电梯典型案例。不断完善优化小区人行系统无障碍化、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海绵系统、立体化停车、电线入地等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建筑立面、屋顶等防雨防霉材料和施工技术,让幸福生活“一键直达”。
截至2021年,中心城区累计完成改造老旧小区190个、672万平方米,惠及居民63900余户。其中,近10年改造量占比81%,累计获得市级以上各类奖补资金1.28亿元,多个改造项目被评为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宜居示范街区。居民不禁感叹道: “有了电梯再也不用爬楼了,太方便了!”
新时代,昆山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扬“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的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让“推窗见绿、开门进园”成为触手可及的幸福,让“智慧生活、贴心服务”成为随手可得的便捷,让“文明和谐、诗意栖居”成为近在咫尺的日常,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用辛苦指数、精品指数、实干指数实现人民的“幸福梦”,与人民携手同心共谱建设新城市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昆山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