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全国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开展特色浓郁、丰富多彩、年味十足的志愿服务活动:“百姓名嘴”生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志愿者深入社区送医送药、文艺工作者献上精彩演出……众多贴心、暖心、温馨的志愿服务活动为新春佳节营造了幸福祥和的节日氛围。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基层
1月22日,大年初一,“志愿服务送关爱文明实践树新风奋进新征程文艺晚会”在广东省台山市举办。《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的新时代》《湾区之春》等节目展现了台山人爱国爱乡、勇于拼搏的风貌,让现场观众产生共鸣。晚会邀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书记讲堂”“快乐社区”“侨乡红厨娘”的代表现场讲述台山发展的丰硕成果,分享台山人民奋斗的动人故事。台城街道桂水村党支部书记余伟强说:“2023年台山迎春花市吸引了不少市民到我们桂水村参观、买花,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提高了。未来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各项事业,切实提高村民们的收入。”
据悉,自2022年11月初以来,广东省依托全省2.8万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出一系列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基层开展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近日,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选派22名红色讲师,组成红色讲师团到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理论宣讲。万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主任朱文鹏说,春节期间返乡群众很多,我们抓住这个时机,深入乡镇开展宣讲,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很受群众欢迎。
山东省梁山县邀请宣讲员、百姓名嘴、理论达人,在“理响梁山·空中理论课堂”栏目担任主播,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为主要内容,开启冒热气、沾泥土、接地气的宣讲活动。
陕西省子长市采取“宣讲+文艺”的志愿服务方式,把舞台搭到群众家门口,变“固定讲台”为“流动舞台”,用说书、民歌、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目前已宣讲120余场。
把党的关爱送到群众身边
“这大冷天的,谢谢你们还记挂着我。”1月23日,家住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通济街道蔡家村的村民王竹英激动地对医生赵广良说。王竹英已是85岁高龄,常年自己居住。春节期间,“敲门医生”赵广良和辖区“家庭医生”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定期到王竹英家中为其做健康监测,并重点为老人讲解如何做好居家防护。
据了解,即墨区通济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立“家庭医生”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敲门医生”关爱行动,2022年以来为辖区老年人进行健康义诊、居家服务共计600余次。为更好保障老年人度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家庭医生”志愿服务队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上门服务,了解老人身体健康状况,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北京市海淀区策划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社区互助小蓝箱”项目,天津市东丽区华新街道在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设立“共享药箱”……春节期间,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针对群众就医用药等需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设立“共享药箱”,动员辖区居民积极捐献多余药品,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
“感谢村里的‘共享药箱’,让我们能第一时间取到药物。”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稻香村村民姜显寿说。姜显寿的父亲因感染新冠病毒,在除夕当天下午发起了高烧,而家中的退烧药被较早感染的老伴服用完,此时周边的药店因为过节的缘故停止营业。就在心急如焚之时,姜显寿想到了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共享药箱”。“小药箱里的药品很齐全,我第一时间领到了药,真的太及时了。”姜显寿说。
助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针对春节期间婚庆等活动增多、交通安全隐患增加等情况,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和志愿服务,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助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文明集市”暨春节大联欢活动,集中设置“新春送福”“便民服务”“法律咨询”“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摊位,同时开展“文明婚庆”等宣传宣讲活动。1月16日举办的首场“文明集市”吸引了大量市民,其中“废旧电池换图书”等活动受到欢迎,市民们带着废旧电池前来兑换,用实际行动参与绿色环保,响应全民阅读,助力文明新风尚。
春节期间,广东省惠州市安排了系列文明实践活动,推出“三苏”家风家训专题讲座及展览、“阅读点亮童年”亲子故事会等志愿服务,着力推动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自觉反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良习俗,倡导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观影等,号召市民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江西省鹰潭市交通街道龙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破除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居民自觉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互相攀比之风。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开展平安过节志愿服务,组织交通安全志愿者开展安全运输宣传、安全知识教育等志愿服务。四川省西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幸福西昌春运暖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在各交通场站为返乡群众提供信息咨询、文明劝导、行李搬运等志愿服务,并发放交通安全、防诈骗知识等宣传资料,助力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氛围。本报记者 张 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