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小区都设置了定时定点生活垃圾投放站,有些需要触摸电子屏幕,有些需要扫描二维码,还有一些设置了AI智能系统,但这些过于智能化的设计反而让百姓多了不少困扰。
6月27日早上7点30分,在南通市崇川区的江景苑小区,记者看到,小区的垃圾桶不见了,取而代之以占地10多个平方米、由4种颜色投放站组成的垃圾分类智能厢房,按照“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门别类,定点开放时间为上午7:00—9:00和晚上6:00—8:00。投放垃圾时需要轻点显示屏,选择手机号码、扫码或者无认证3种方式之一打开不同的垃圾桶。但记者观察发现,开放时间内,只有不到20个居民前来投放垃圾,而距离投放站不到50米的小区草坪上,则堆放着小山一般的垃圾。
“以前这里有垃圾桶,后来一夜之间就没了。”居民蔡建军指着一处垃圾堆说,江景苑是拆迁小区,老年居民较多,虽然设置了定时定点投放站,但是有些人没有智能手机,也不会操作电子屏幕,于是选择“就近处理”,将垃圾丢在原本垃圾桶所在的地方。不光老年人,小区里的很多年轻人看到直接丢在草坪上的垃圾,也选择“随大流”。
记者看到,小区楼道的电梯间里贴着一张落款时间为去年11月28日的“撤桶通知”,告知居民当年12月1日起小区逐步撤桶,请居民积极配合,每日固定时间段至分类厢房投放生活垃圾。一些居民表示,不反对垃圾分类投放,但要给人适应时间。
小区物业告诉记者,草坪上的垃圾每隔几天会有人专门清理一遍,最远的一栋楼距离投放站将近200米,站内的垃圾桶加起来不到10个,根本不够拥有超千户居民的小区投放。
“刚开始用打卡换垃圾袋的方式推广垃圾分类投放。”投放站工作人员说,对不会操作的老年人,他们会教一下,但效果不明显;年轻人下班晚,会过了定时投放时间。
记者采访发现,附近几个老旧小区或者拆迁小区都有类似情况,也有小区在建立智能设备的同时,并没有将垃圾桶一次全部撤离,给了居民适应调整的时间。
从目前的实践情况看,真正推广垃圾分类,居民文明习惯的养成是道坎,尤其是老旧拆迁小区,情况更为复杂。采访中,一些居民建议,要让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落到实处,相关职能部门不能“急于求成”,应做好规划、强化奖惩、逐步引导,给居民多留几扇方便之门。□ 本报记者 丁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