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泉东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里传来阵阵惊呼,南京市杂技家协会的魔术师彭湘琪用一枚小小的硬币,演绎出千变万化,让现场的孩子们大开眼界。这是浦口区“艺术点亮乡村”艺课进社区活动的真实镜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今年以来,浦口区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出台了《“艺术点亮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推动高校共建、部门联建、社会合建,以文艺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赋能产业振兴,扩大文化供给、涵养文明新风。从山谷里的响堂,到画笔下的赵湖,从非遗里的不老村,到戏曲中的大桥,浦口区既活化利用在的传统文化,又把名家大师、艺术青年请到农家院落,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用艺术的形式守望新时代的乡愁。
重塑精神家园
近日,一场主题为“寻常乡村人物”的画展,在汤泉街道新金社区赵湖组的“艺术堂屋”揭幕。与高大上的画展不同,此次展出的肖像画作品,主人公都是赵湖当地村民,而创作者则是来自南艺美术与书法学院的大学生。
汤泉,是浦口“艺术点亮乡村”的起点。早在上世纪60年代,师生们深入农村基层,与当地农民一起劳动,并进行美术创作。2021年,浦口区文联以新金社区赵湖组为试点,与南艺共同开展“为乡亲画像”志愿服务,并利用闲置房屋,在农民家门口展出百余幅书画作品。今年,南艺设计学院也与新金社区开展共建,在赵湖建立南艺工艺美术艺术乡建研发基地和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漆艺术传承基地,与社区一起开展非遗传统手工艺业赋能乡村庭院经济的探索试点。
乡土文化滋养着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又丰富了乡土文化的内涵。从采风活动到乡村美术展,从打造艺术堂屋到文化创意输出……浦口区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艺术的种子,为村民铺展了“向往的生活”。今年,浦口区联合16所驻宁高校,共同发布“艺术点亮乡村”共建计划,在老山沿线、长江沿线、汤泉街道三大片区打造12处美术写生实践点,把乡村变为艺术空间,将田野化为画布舞台,用艺术实践重塑乡村的精神内核。
从赵湖出发,艺术之光正在照亮浦口的田间地头。在星甸街道九华社区,摄影爱好者即将开展采风活动,让欣赏美、追求美、塑造美成为乡村文明新风尚。在桥林街道,以“草圣书乡”“江上草堂”为阵地,持续深化书法品牌建设。在永宁街道大桥社区,南京京剧团、凤凰剧社打造的“月半剧场”每月如约推出,深受村民欢迎。
艺术下乡,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更让基层群众开阔了眼界。正如著名作家、省作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丁捷说的那样,在艺术加持下,村民走出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认识局限,对祖先开垦的这方沃土,对自己参与建设的这片新地,有了更深层次的爱。
赋能美丽经济
艺术邂逅乡村,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在老山深处,响堂已经有了答案。
2020年,浦口文旅集团以“艺术重构乡村”为统揽,邀请艺术家、设计师、品牌主理人共同启动“响堂计划”。4年精雕细琢,响堂20多处农家院落被改造成网红咖啡、精品民宿、特色餐饮、精品营地、非遗展馆。南艺传媒学院院长薛峰成立文化名家工作室,在乡村进行数字化动漫创作。南艺设计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王克震将“打做”实践基地落户响堂,并策划了多场展览。
栀子花,是响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连续办了4届的栀子花大会,年年有新意,“栀子花开,端午节来”也成为山村最重要的IP,这里也被认定为“我们的节日”端午文化传承基地。更多的艺术因子,在山谷里回荡——散落在田间溪边的唯美诗词,寻常人家门前的书法作品,深得Z世代之心的“平凡人音乐会”,汇聚成特色田园乡村梦,让响堂就此升格为一个拥有更高附加值的生活中心。数据显示,从去年6月至今,响堂一年内开业了12家新店,今年下半年还将再开5家。去年整村的营收达到2100万元,今年上半年已接近2000万元。
艺术,正在绿水青山之间催生出蓬勃的新质生产力。依托文化人才专业能力和传播力,浦口区聚焦乡村旅游、露营经济、后备厢经济,用市场化机制加速转化,引入互联网思维打通线上销售渠道,用文化赋能提升乡村经济附加值。
另一项赋能行动,也已拉开序幕。今年8月,浦口区启动“剧”荟浦口·网络微短剧“登攀”计划,探索微短剧与农文旅跨界融合,挖掘和展示浦口的人文魅力和生态环境。首批公布的“创美江苏”浦口微短剧免费拍摄取景地中,响堂、水墨大埝、九华村等美丽乡村悉数在列。这些取景地,将随着微短剧热播“破层出圈”。
引领柔性治理
“从抵制到认同,再到融入其中,村民跟以前不一样了。”江浦街道华光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晓玲明显感觉到,“响堂计划”启动以来,村里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过去的响堂和大部分村落一样,不仅人居环境堪忧,各种陈规陋习也是根深蒂固,邻里间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干戈。艺术家、设计师、主理人等新村民的加入,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了原住民的生活方式,更带去了不同的思维方式。社区党组织顺势而为,杨晓玲倡导发起了一个特殊的组织——村民理事会,把新老村民“捏合”到一起,在共商中实现共赢。围绕村容村貌、产业发展、民生服务,原本泾渭分明的两个圈层找到了“共同语言”,蹚出了乡村治理的新路径。
响堂的“走红”,唤醒了原住民的自治意识。夏天打赤膊、穿裤衩、趿拖鞋的不文明现象消失了,原本的“针尖对麦芒”现在变成了“有事好商量”,还有村民主动收拾房前屋后的垃圾,有的还自己制作廊架,学着养花种草。“最重要的是,村民脸上笑容多了,人也自信了!”杨晓玲介绍,正是因为这些变化,今年社区又将改造后的兴隆组交给浦口文旅集团运营。
传统的乡村运行机制,是基于宗族观念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新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在乡村善治中扮演的角色,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定期举办的各类文艺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浸润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更成为消弭邻里隔阂、重构人际关系的社交工具。
露天电影,是乡村最常见的夏日“夜生活”,村民们自发聚集,边观影边拉家常,放映点不仅是交流沟通的平台,也是文明实践的阵地。今年,浦口区计划组织500场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并在每次电影放映前嵌入宣传短片,围绕安全生产、垃圾分类、耕地保护、健康养生等领域,在寓教于乐中村民接受新知识新风尚。
艺术加持,文化滋养,乡村变得更加柔软可亲。浦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艺术点亮乡村”为统揽,推动更多艺术人才、文化活动、展览资源扎根广袤田野,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优势和产业,探索培植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盛文虎 通讯员 浦轩 蒋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