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埠镇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工作目标,紧密联系基层工作实际,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谁来做、在哪做、怎么做等问题,积极探索实践,创新思路举措,推动站点建设走深走实,带动乡风文明水平不断提升。
注重科学统筹,解决“谁来做”问题
新时代文明实践是“一把手”工程,村居党组织书记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亲自部署、全面落实。加强村居志愿服务驿站标准化建设,统一制作组织架构、服务项目、服务制度公示牌,在服务大厅予以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文明实践“推得动”。
强化“一盘棋”思想。紧扣“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目标要求,全镇调配行政志愿力量、社会志愿力量、农村党员志愿力量和群众互助服务力量,协助各实践站组建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等8类常备队伍,确保文明实践“干得实”。
加强“一揽子”设计。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述职及月度风采展示制度,建立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志愿服务管理运行、督查考核、激励机制,把文明实践工作纳入镇对村考核、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测评、人居环境整治考核等工作中,确保文明实践“做得久”。
唤起“一群人”参与。在跨岸村试点乡风文明积分制,探索以文明有“礼”为载体的积分兑换、嘉奖激励办法,激励广大群众主动改善居住环境、遵守社会公德、弘扬家庭美德、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了从“等靠要”到“自己干”的转变,确保文明实践“落得地”。
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在哪做”问题
整合原有村居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等原有各类阵地资源,加快改造升级,逐步形成了“1+3+X”实践站标准化建设模式。即1个标准化服务大厅、3间功能室和X处特色文明实践阵地。标准化服务大厅按照有指示标识、有开放公示、有组织框架、有工作制度、有年度计划、有活动展示、有服务菜单、有便民设施、有宣传氛围、有功能室平面分布图等“十有”标准对各村居便民服务大厅进行改造。
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统一设计、制作“十有”内容,通过展架、易拉宝、桌面立牌等形式进行布置,即降低了成本又为后期内容更新提供了便利。3间功能室统一设置为农家书屋(书吧)、未成年人活动室和集理论宣讲、道德讲堂、文艺演出等功能为一体的会议厅,农家书屋(书吧)、未成年人活动室统一制作了开放时间公示牌、相关制度、活动展板及活动器材。会议厅在原有音响设备、舞台、屏幕等硬件的基础上,根据道德讲堂活动地点要求,将道德讲堂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敬诚善等内容进行了上墙,并统一配置可移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背景板,确保满足所有功能需求。
各村居整合各类文体场馆、乡村少年宫、农业园区等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阵地。如孙窑社区对原社区文化广场进行改造,建成集理论宣传、休闲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漫社区在中共如东第一支部纪念馆开展“红色故事会”志愿服务项目,打造红色理论宣讲阵地。
聚焦重点内容,解决“怎么做”问题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吸纳村居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志愿者加入镇“百姓宣讲团”,通过课堂式集中宣讲、互动式分散宣讲等方式,将“身边人”转变“宣讲人”,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将理论转变为家常,破解思想不落地难题。今年以来,全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累计开展宣讲120余次,受众 13800 余人次,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
充分利用新媒体、微信群等宣传媒介,自制“七彩课堂”云课堂、“品‘味’曹埠”系列视频、埠里格格说等线上宣传内容,累计点击量超过5000人次,树立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学先进的理念,助力疫情防控、网格治理、生态保护、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等工作落实。广泛开展“文明户”“最美庭院”等典型评选工作,以身边典型带动引领社会新风尚,形成激浊扬清、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以“阵地+流动”工作模式,围绕“一老一小”、文明城市创建、人居环境治理等热点内容,开展关爱老人“情暖百家”法律讲堂、扶贫帮困走访慰问、文明城市应知应会宣传、垃圾分类宣传、清洁家园等志愿服务活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全镇先后培育了“赵家剧院—农村以群教群普法志愿行动”“协”进社区项目、家在冯桥“爱”无止境、“稻米芬芳 文明实践在直港”等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目前,全镇正在开展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共14个,全面实现“一站一品牌”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