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群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但网络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如何让农村老百姓正确获取有效信息,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村村响”应急广播体系为基础的传统大喇叭,在农村是一个非常有力的传播媒介,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由此,我们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将“村村响”应急广播升级打造“兴声大喇叭”广播站,将其作为宣传文化和文明实践的新载体,用乡音传播党的好声音,用乡情解决群众关心事,打造具有乡村气息的“土味电台”。
一是主阵地+分会场。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设置“兴声大喇叭”广播总站,辖区各村设置“兴声大喇叭”广播分站,同时选择部分企业和一些人气集聚地设置互动站点。目前全镇共有广播站1个,广播分站13个,互动站点6个,大喇叭点位236个,实现镇域全覆盖。二是头雁队伍+草根名嘴。镇党政领导、机关干部作为“头雁”“强雁”队伍,“五老”志愿者、乡贤名人作为“草根名嘴”,使得广播既具有权威性、公信力,也能与本土传统文化相结合,让老百姓听得进、听得懂,也能学得透。除此之外,在村级广播站还增加了儿童、退伍军人等特定人群播报,开设“童声说理”“老兵讲故事”等栏目,让广播更为活泼、更吸引人。三是规定动作+自选动作。广播站订制节目菜单,开设理论大家谈、党史故事汇、政策早知道、科技科普说等固定栏目,既依托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优质资源,又采用“普通话+方言”录制“莲湘调”“唱凤凰”“洋八弹”等乡土理论说唱,将党的理论“唱”入千家万户;四是线上播+线下讲。精心打造线下互动交流阵地,广播站每月开展2-3次线下宣讲或互动见面会,镇村广播员、村民听众借此平台,交流分享近期学习心得和对线上广播的意见建议。并摸索组建了多支“大喇叭三人行”小分队,一起进庭院、楼道、车间,开展分众化、多样化、小范围的宣讲和志愿服务,为大家答疑解惑、纾解困难。
“兴声大喇叭”广播站通过灵活开放的载体空间,让理论学习不再受拘束,泥土味的方言土语,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得更明白。镇村的各项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在大喇叭里,大家听得见也听得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唤醒老百姓浓浓的乡土情怀和参与乡村治理的强烈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