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省级机关实验幼儿园始终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单位发展全过程,以优异的文明创建工作促进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大力营造崇尚文明、争先创优、向美而行的良好氛围,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全省机关党建工作先进集体”“省三八红旗集体”“省示范托育机构”等荣誉符号,连续22年获评“江苏省文明单位”,教职工多次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省巾帼建功标兵”“省级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坚持文以载道,树立办园正确价值导向。以文明单位创建为契机,强化政治引领,加强思想建设,传播文明风尚。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任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幼有所育”上持续用力。二是传承优良传统。省实幼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将红色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让教职工和幼儿在红色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开展“小小中国娃,拳拳爱国心”“国安家圆”等文化活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三是加强师德建设。制定师德师能考核评价方案,建立师德失范“一票否决”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强化监督。开展“我给大家讲故事”“初心成长”“小园子大教育”等系列活动,提高教职工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引导教职工增强爱国敬业意识、塑造良好职业形象、做文明的执行者和传播者。
省实幼开展“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主题沙龙活动
坚持以文育人,助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秉持“美丽如初”文化理念,践行“小园子 大教育 全儿童”的教育信念,为教育事业加油添彩。一是“活教育”滋养童心。近年来,省实幼以建设高质量幼儿教育为己任,用先进教育理念引领幼儿教育,大力推进鲜活生动的“活教育”课程建设,让孩子在与自然、生活的对话互动中,获得爱的体验、美的表达和生命的感知,“活教育”课程案例获南京市课程建设成果创新奖,生态式教育课程获南京市园本课程建构一等奖。以省实幼课程实践为基础的《生态园里“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立项为2022年度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近三年,开展“童戏”“久久又重阳,浓浓敬老情”“童年小时光”“传统艺术润童心”等各类文化活动26次,开拓孩子视野、丰富孩子体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相关活动在中央和省级媒体报道40余次。二是“手牵手”家园合作。建立多通道的家园沟通平台,加强家园合作,班级形成“周互动、月反馈、年访谈”的家长工作机制。寒暑假开设特色冬令营和夏令营,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在校园平台开设“美丽如初”家庭教育助力团专栏,提高家庭育儿能力。面向全国直播“走进大宝二宝的心灵世界”,解决二胎家庭在亲子陪伴、孩子相处中具体的问题及困惑。三是“暖人心”凝聚合力。突出关怀激励打造“职工之家”,通过开展教师培训、建立“师带徒”机制、成立教师职称评定帮扶小组等措施,关心关爱每位教师成长成才。开展“重温经典 诗润吾心”“文明幼教,你我同行”等团队文化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点对点服务班级一线的工作机制,对全园教职工开设“爱心”早餐和美食订餐服务,构建一个团结协作、互敬互爱、创新进取的幼教大家庭。
省实幼开展“萌兔戏春、欢乐出发”校园文化活动
省实幼举办2022届大班毕业典礼
坚持以文惠民,积极回报社会服务群众。一是文明共建有担当。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示范带头作用,与青海门源、淮安红窑、淮安朱码等乡镇幼儿园开展“城乡结对、文明共建”活动,通过捐赠物资、开设讲座、沉浸式指导环境创设等形式,形成优势互补、相融共促的共建长效机制。积极参与“乡村骨干教师培训站”“农村县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近三年送教支教共计35次。二是疫情防控有作为。省实幼全体党员、团员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教师积极投身“鼓楼e学校”在线课堂录制,注重疫情教育、生命教育、爱国教育、心理教育等,做好幼儿在线教育“云服务”。三是志愿服务献爱心。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开展“美育润童心 环保我先行”节能环保进机关的宣传展览活动。与驻地街道签订服务协议,定期对街道居民开放亲子早教活动,用心用情服务社区。设立“美丽如初”爱心基金,用于扶贫助困、震后家园重建、大病患儿康复、贫困生助学等,传递爱心和温暖。
与涟水县朱码幼儿园开展“幼教结对行 情暖文明路”主题结对共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