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专题2025 > 专题|“文明中国”2025主题采访报道·江苏篇 > 地级市 > 泰州 > 正文
文明中国·泰州 | 千年文脉活水来,一城书香兴化韵
2025-10-27 10:25:00  来源:泰州文明网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是一片被水波浸润、被文脉滋养的沃土。从施耐庵笔下的江湖豪情,到郑板桥砚边的竹石风骨,再到刘熙载著述中的艺理精深。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兴化注入了独特的精神基因,也让崇文尚读的风气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

然而,浪潮奔涌,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已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时代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让散落的历史文脉“立”起来?如何让静态的文化空间“活”起来?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火”起来?

回应时代之问,兴化市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通过资源整合、模式创新与融通拓展,兴化市创新打造“兴化书院”,让阅读的种子在水乡大地上生根发芽,让文明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让昭阳古城的文脉在书香墨韵中焕发新生。

文脉传承,让书院“立”在当代

走进兴化书院,青砖黛瓦间流淌着千年文脉,古今建筑交相辉映,浓郁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

前期规划之初,兴化市便注重与文化根脉、群众需求、城市发展相结合。在书院选址上,没有另起炉灶,没有大拆大建,选择将使用权散落在多个部门的儒学广场及周边古建筑群进行资源再整合,将原兴化学宫、高谷故居、李鱓浮沤山庄、吴珄故居、任大椿读书楼、陈五房进士第等历史建筑连通打通,融合了毕飞宇工作室、兴化文学馆、诗词协会、儒新社等场馆功能,结合书院规制,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体建设、一体管理、协同发展。

新型书院的建设,可“法古”,但“不泥古”,必当肩负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兴化”建县,本取“兴盛教化”之意,这是兴化市最重要的人文传统。在当代,这个“兴”可以是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民族振兴的“兴”,“化”可以是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中国式现代化的“化”。

基于书院与传统文化和文明实践的深度融合,“兴化书院”被明确功能定位为:思想传播主阵地、传统文化展示地、全民阅读加油站、文明实践传习所、文旅融合打卡点。它不仅仅是一个公共阅读空间,更是一个立足历史、服务当下、面向未来的综合性文明实践阵地。

服务创新,让书院“活”在当下

书院在兴化落地生根,但要想真正融入市民生活,还需要创新的服务模式作为滋养。兴化书院以需求为导向,通过精准化的文化服务供给,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蓬勃生机。

9月19日,兴化书院明伦馆内座无虚席。在兴化书院巾帼讲堂“生命之秋·静候绽放”主题活动现场,昭阳湖初级中学赵慧老师以温润的声音领读《女性身体的秘密》,从科学角度诠释生命周期的自然之美。随后,兴化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何雅岚带来的养生讲座,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实用的健康指南,现场互动热烈,掌声阵阵。“每次参加讲堂活动,都能收获知识和感动。”市民杨垣感慨说。

这样的场景,正是兴化书院“活起来”的生动写照。通过“1+N”书院讲堂组织形式,兴化书院打破了传统阅读空间的局限,让阅读走出书本,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无缝对接。青润讲堂、巾帼讲堂、家长讲堂、健康讲堂、文体讲堂等,每个主题讲堂都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需求。在这里,阅读不再是孤灯下的独自探索,而成为连接知识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为了让书香飘得更远,兴化书院构建纵横交错的服务网络。纵向上市镇联动,各镇街、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与中心书院资源共享、活动联动,横向上精准布局,社区、学校、景区的基层服务点如繁星点点,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文化服务。

兴化书院开展“千年家训润清廉”理论宣讲活动

融通拓展,让书院“火”在人心

当书院真正“活”起来之后,如何让它“火”起来,成为照亮城市的精神灯塔?兴化书院的答案是:以价值引领为核心,让文化空间融通为塑造城市精神的文明实践阵地。

在这里,思想的火花悄然绽放。专家学者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将宏大叙事化作贴心话语,让理论的光芒照亮寻常百姓家。与此同时,尚礼馆里的文明养成、易俗馆中的新风倡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

粽香诗韵· 端午长歌”文化雅集活动在兴化书院内精彩上演

文化的传承在这片土壤中生生不息。书院犹如一座立体的文化博物馆,在先贤广场感悟历史厚重,在文化长廊品味书香悠远,更有“我在实践中心过端午”“中高考祈福”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兴盛教化”的星火在当代得以延续。

孩子们在书院工作人员带领下探秘百年藏书楼、感悟千年文脉

最为可贵的是,阅读升华为解决问题的智慧。兴化书院以讲堂为载体,聚力推动个体阅读、兴趣阅读向“群体共读、主题阅读、解决问题的阅读”三个转变。当阅读与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紧密结合,当书香融入现实生活的各个场景,知识就真正转化为了改善生活、服务社会的强大力量。

从千年文脉中走来,向现代文明深处走去。兴化这座因水而生、因文而盛的城市,正以兴化书院为重要载体,用绵延书香涵养城市气质,以文化力量塑造城市灵魂,推动兴化从“文明城市”向更深邃、更持久的“城市文明”扎实迈进。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