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百姓日用即道”的民本思想,近年来,泰州市创新推出“百姓文明存折”,通过“存文明、取实惠”的良性互动,让崇德向善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动自觉。
“杂物不乱堆,‘文明存折’里的分数才会越积越高。”一大早,泰兴市分界镇滕兴村村民杨呈高接过家人准备堆在墙外的杂物,顺手整理起来。
什么是“百姓文明存折”?以百姓需求为导向,将文明行为量化为可存储、能兑换的奖励,持续培育文明自觉,2022年起,泰州创新开展文明存折试点工作。

泰兴市“佤家文明存折”
“百姓文明存折”构建了“基础分+加分项+扣分项”评价模型,基础项覆盖环境卫生、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等类别,设立志愿服务、见义勇为等加分清单,也明确了减分红线,构建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为规范。以滕兴村为例,村里把环境整洁、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移风易俗、德善公益等列入评分项目,对村民的日常行为进行量化赋分,引导村民共建文明乡风。
标准大家议、过程一起评、结果相互比……“百姓文明存折”坚持百姓主体地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积分评定、公开、兑换流程。对每一环节的严格把关,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持续高涨。
滕兴村1061户人家,九成以上参与其中。从开展垃圾清理,到杜绝秸秆焚烧;从抵制婚丧旧俗,到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存折”兑换的一个个积分,化作村里的一处处文明风景。
“过去村里干群矛盾突出,邻里关系紧张,每个月都有十几条投诉。如今家家户户抢着挣积分,争创‘文明家庭’。”说起推行“百姓文明存折”的好处,滕兴村村支书杨俊健滔滔不绝。

泰兴市分界镇滕兴村“佤家文明存折”积分颁奖
滕兴村的“文明存折”评分每半年进行一次,村民拿着积分可以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爱心超市兑换奖励物品。一袋袋米、一桶桶油、一件件实用家电,用“文明积分”兑换的奖品,满载着荣誉走进家中,点燃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行之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实现了从“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的蜕变。

靖江市斜桥镇东阜社区居民到居委会兑换积分
试点成果在泰州多点开花,“文明存折”里兑出了新风尚。如今泰州全市,“百姓文明存折”已构建起 “1+6+N”多元化品牌矩阵,“1”为市级层面的“百姓文明存折”,“6”为6个市(区)形成的“佤家文明存折”“靖善靖美文明分”“凤城文明豆”等子品牌,“N”代表各镇街、村居因地制宜打造的积分制工作品牌。

海陵区居民扫码参与“凤城文明豆”积分兑换
相关统计显示,文明存折试点区域矛盾纠纷同比下降超60%,12345热线投诉量减少50%。百姓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更加理解和支持,红白喜事支出下降60%,“比积分、讲文明”新风拂润泰州城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