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超联赛的激情在南京奥体中心点燃,城市的脉搏也随之共振。
与此同时,赛场之外,一场别开生面的城乡“共舞”悄然拉开帷幕——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鼓楼水岸·南艺后街、雨花台区虹悦城、锦创书城……多个城市地标空间,被南京精心策划的“三进城”文明实践活动赋予了全新内涵。
乡野的丰饶滋味、非遗的独特魅力,随着人潮涌入各个“城市客厅”,在观看足球赛的欢呼声里,南京以一场场“味蕾与文化”的双重盛宴,有力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绿茵场边搭舞台 “舌尖上的啦啦队”开赛
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作为距离奥体中心最近的“第二现场”,被官方认证为首批“南京球迷聚集区”。17日,记者踏入街区,足球赛的热情便扑面而来——“激情苏超 嗨玩银杏里”的横幅格外醒目,憨态可掬的“南京鸭鸭”与“盐城麋鹿”卡通气模与苏超主题元素巧妙融合,吸引游客纷纷驻足留影。
草坪上的迷你球门、绿茵体验场,让等待开赛的时光充满跃动的乐趣;印有赛事应援标语的互动手卡与留言板,则无声地传递着球迷们的期待。
傍晚时分,“重头戏”火热登场。300米长的艺术街区大道,变身为汇聚乡土风味的“好物长廊”。50余个摊位琳琅满目,不仅有来自建邺区的特色小吃,更有六合区以“足球激情+乡土风味”为纽带,组织区内企业带来众多名特优农产品,如菜籽油、酱油、辣椒酱、大米、红薯干等,还有龙袍蟹黄汤包、冶山盐水鹅等地道美食,以盐城鸡蛋饼、阜宁大糕、东台鱼汤面等为代表的盐城味道,打造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舌尖上的啦啦队”,球迷们在欣赏比赛的同时,也能尽享“体育+农业”的跨界融合之美。
茉莉六合(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家栋告诉记者,这是他首次进入苏超“第二现场”,氛围感拉满,“我们提前一个多小时进场,现场的‘高流量’提升了六合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助力拓宽销路,带动区域农民增收。”
六合程二生态休闲农庄负责人程斌说,当日一大早,他们就忙活开来,做馅、和面、捏包……历经一道道工序,一笼笼龙袍蟹黄汤包先后出炉,受到现场市民热捧。
在鼓楼水岸·南艺后街,这场融合盛宴同样精彩。苏合农产品集团携20余家精选农产品展位,沃田蓝莓汁、水果奶贝奶片等健康饮品与地方小食汇聚成“苏”式风味的河流。
“对鼓楼水岸·南艺后街南京球迷集聚区的打造,我们遵循着‘一核、两带、三区’的思路,即以开放式广场的集中观赛为核,串联主街‘文旅消费带’和滨河‘运动体验带’,布局具有丰富足球体验场景的‘足够欢乐区’、外摆美食、农产精品的‘足够烟火区’以及联动各类商业品牌的‘足够种草区’,切实服务球迷、惠及市民、赋能商家,借势苏超热度提升水岸消费活力。”南京秦淮河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说。
田间珍馐入城来 土产好物变身都市“新宠”
“三进城”活动如同一座无形的桥梁,让深藏于南京远郊的优质农产品,瞬间跃入都市消费者的视野,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宠”。
在雨花台区虹悦城东广场,巨大的高清屏幕同步直播着苏超激战,场外的“三进城”主题市集人潮涌动。溧水半山果蔬、富华果林等家庭农场以及溧水供销社的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溧水区供销社合作事业科负责人郭倩介绍,来自溧水的葡萄、梨、无花果等精品水果很受欢迎,仅16日一天,首批50公斤溧水无花果便被抢购一空,次日补货的100公斤同样迅速售罄。
来自供销食堂的秘制猪肉酱、晶桥镇特色米糕也大受欢迎,即便现货告罄,热情的市民仍纷纷添加微信,迫不及待地线上下单。“我居然在家门口买到了网红月饼。”家住虹悦城附近的董宇去年被龙潭老街的老式月饼“种草”,原本计划今年中秋前开车前去龙潭购买,没承想看个苏超顺道拎回了家,“旁边摊位的芳草渡大米我也订购了,等看完比赛再带回去。商家太贴心了,买米还送我一把折扇,看球时使用,蛮好。”
鼓楼水岸·南艺后街的外秦淮河畔,江北新区葛塘街道带来的“寻味官塘”品牌农产品在夏夜晚风中飘散着诱人的气息。有机蔬菜、时令水果……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土味”,成为球迷观赛间隙舌尖上的惊喜。
“我们整合了葛塘特色农产品资源,对各类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并以‘寻味官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进行推广,既让市民在观赛的同时享受到优质优价的农产品,又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江北新区“寻味官塘”合作社负责人陈承介绍,现场还同步招募乡村志愿者,南艺等高校的设计达人、运营能手和故事编辑的加入,为活动注入活力。
同样热闹的场面,也在江宁区的百家湖商圈上演。17日下午四点半,暑气未消,江宁百家湖商圈21世纪太阳城商场的户外广场上,一排印有“善田江宁 供销集市”字样的小棚子已经撑好,棚子上还挂着“为南京喝彩,为文明添彩”“足球点燃梦想,体育实践文明”等牌子,为苏超比赛“助威”。
来自江宁禄口街道成功社区太田葡萄科技有限公司的王小兰戴着草帽,动作麻利地卸货、拆箱、陈列,不一会小摊位就开张了,“今天一共带来200多斤葡萄,精选了三种最受欢迎的品种。”隔壁金哥手工锅巴的工作人员在卖力介绍:“别客气,都来尝尝!手工锅巴又脆又香,选用了溧水区的猫牙米,非油炸,用大锅炕出来的,健康无添加。我们是南京金箔控股集团旗下的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会做金箔,做锅巴也同样在行。”
江宁区供销社农推办负责人张志远介绍,江宁区供销社在全区范围内征集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来参与此次活动,前期一共有20多家单位报名,最终选取6家在江宁有代表性的优质农副产品企业参加。
非遗瑰宝焕新彩 老手艺闪耀时尚“新舞台”
“这是雨花红茶,欢迎品尝!”17日下午2点多,锦创书城珠江路店的“看苏超 逛市集”溧水区“三进城”文明实践活动现场,雨花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盛峰一边泡茶,一边招呼聚集到展台前的市民。“味道甜润,还带有回甘。”市民李悦品尝后赞不绝口,她说,没想到雨花红茶的味道也很好,随即买了两袋。
记者看到,现场除了展示雨花茶,还展示了桂花、茉莉多种风味的雨花红茶。陈盛峰介绍,其工作室在溧水晶桥镇有800亩茶园,近年来,茶园顺应年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新推出多种风味雨花红茶,市场反响不错,昨天在活动现场销售了数十袋。
同样高人气的还有南京市非遗代表性项目“老虎鞋”展台,“老虎鞋”制作技艺传承人吴丽花为迎接本次苏超比赛,创新制作的文创产品“骆龙珠”备受欢迎。“‘骆龙珠’形似足球,中间镂空,不仅方便抓握,也便于消费者二次创作,DIY独一无二的装饰品,其创作灵感来自溧水国家级非遗‘骆山大龙’的龙珠,寓意吉祥如意。”吴丽花女儿虞希睿介绍,“骆龙珠”在本次活动中首次亮相,一亮相就备受关注。此外,“虎头鞋”“虎头包”“五梅(莓)虎”等明星产品依旧保持高人气。在现场手工艺体验区,不少市民参与手工制作。
“本来是带小孩来看书的,没想到还能逛个大集。”家住附近的市民陈雩告诉记者,逛完市集,她“入手”了葡萄、桃子等水果,孩子则捧着虎头鞋非遗摊位上的“五梅(莓)虎”玩偶爱不释手,特地买了一只“青梅虎”,准备带回去送给奶奶。
当球赛遇见农产品,当非遗邂逅新潮流。南京以“三进城”文明实践为笔,饱蘸乡“味”乡“情”,在城市肌理上绘就出一幅城乡互动共荣的动人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