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正文
群众“唱”主角,文明实践“越夜越精彩”
2024-06-18 16:37:00  来源:南京日报  

“歌声伴着脚步走,一曲黄梅寄乡愁……”连日来天气炎热,玄武湖畔夜晚纳凉、走湖的人渐多。经由南京城墙大树根登城口进入玄武湖景区的市民,每天晚上都能听到“湖畔知音”歌唱团的现场演唱。手写歌词曲谱、自带音响灯光,这一群因热爱而聚集的银发歌者一唱就是18年。

昨晚,记者来到玄武湖畔,寻找“湖畔知音”歌唱团的身影。晚7时20分左右,记者抵达大树根登城口,只见南京城墙门洞前的小广场上空空如也,与寻常并无区别。

变化就在几分钟后。不经意间,有人推来一杆支架,放置在广场中间,接下来的现场宛如开启了“加速键”——有人搬来音响和灯光,梳理好线路;有人拿来一卷歌单,用撑杆将其挂上了支架,打上灯光;正对着歌单的台阶上,不一会儿就聚集了十数人,大家摇着蒲扇、彼此打招呼,还有人自带了小马扎和板凳。

当晚7时30分过后,随着音乐声响起,一名戴着眼镜、身着深蓝色上衣的指挥手走出人群,站在歌单旁。只见他两手往空中一扬,歌唱团团员们收到“信号”,开始聚精会神看着歌词曲谱;指挥手双手向下一放,洪亮而热烈的合唱随即响了起来。

玄武湖畔、明城墙下,这一自发办起“演唱会”的歌唱团成立已有18年之久。“湖畔知音”歌唱团指挥手胡基铨介绍,2006年,“湖畔知音”歌唱团成立,每周二、四、六开展歌唱活动。后来,“湖畔知音”与另一支成立于2009年的歌唱团合并,由杨、季两名团长共同管理,活动时间改为每天,歌唱地点也搬到了大树根登城口处的下沉式广场。

平整的地面、三面环绕的台阶,这一广场成为歌唱团演出的天然“舞台”。“我们每晚活动时间是7时半到9时,前半小时是新歌学习时间,后面是歌单演唱时间。”加入歌唱团十几年的老团员王翔告诉记者,演唱的歌曲风格包括红歌、民歌、流行歌曲等,由团员自行推荐,团内审核无误后进行“试唱”,直至将新歌唱“熟”后,再列入歌单。

18年里,这样的歌单一共攒了20卷,每卷歌单都有各自的编号,一卷内有歌曲16至17首,唱下来正好约一个小时。值得一提的是,每一首歌曲的歌词、曲谱,都由团内一名书法爱好者手写而成,一笔一画里满溢对音乐的热爱。

“我特别喜欢唱歌,跟大家一起唱更开心。”今年73岁的马慧玲几乎天天都来“打卡”。每天晚上,她会把家里一应事务都收拾好,在晚上7时准点出门,骑上电动车来到玄武湖畔,唱完最后一首歌后,方才心满意足回到家中。马慧玲笑着说,现在邻居看到她出门,都会招呼道:“哟,老马又去‘上班’啦!”

截至目前,“湖畔知音”歌唱团已有团员超150人,在国庆节前后,歌唱团还会自行筹办“汇报演出”,由团员们自导自演、各出节目,换上演出服装,热热闹闹地办起一场颇为“正式”的演出活动。“每次路过,我都会停下来听一会儿,唱得特别有感情。”经常晚上走湖的市民夏雨说,歌唱团的演出也给市民带来了视听享受。

群众“唱”主角,丰富夜生活。这一活动也是玄武门街道多元化夜间文明实践的场景之一。玄武门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充分联动各社区,挖掘并培育特色群众文化活动,激发群众参与力、自治力,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更加生机勃勃。(记者邓露洁 通讯员 张经天)

责编:刘慧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