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正文
只要疫情在,他们永不“退役”
2022-04-06 16:21:00  来源:姑苏晚报  

总有一种奉献让人感动,总有一种坚守让人敬佩。

自2月中旬以来,在吴江东太湖,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脱下了迷彩绿,换上志愿红,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他们用最硬核的执行力,生动地诠释了军人本色,他们的共同名字叫退役军人志愿者。

风雨坚守 他们第一时间补台

“点位核检结束没有?好了马上来专班,很急。”还没来得及脱下信息录入员的隔离服,郗望就接到疫情防控专班的“召回”电话。

郗望是吴江区去年下派到街道的“互培互挂”挂职干部,当时被安排在最吃紧的信访岗位上。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之际,街道考虑他在部队和地方的履历都比较丰富、基层经验也足,就抽调他进了疫情防控专班。上午,他是区域核酸检测点的信息录入员;匆匆扒口中饭后,他又要马上赶回专班。晚上,他跟专班其他同事一起,轮流24小时值守。

专班每次遇到人手不够或疑难杂症,他总是第一时间补台,总能圆满完成交办的任务。有着16年部队服役经历的郗望,喜欢挑战、愿意吃苦已经成为深烙在血液里的基因。他总是说:“我是部队出来的,都练得皮糙肉厚了,专班尽管派活,我服从命令上班。”

“对不起,这里只出不进,不能走后门。”他是苏州市“美丽庭院”工作的获奖者张根良,作为退伍老兵的他因喜欢摆弄花花草草,是新营村远近闻名的花草匠。防疫当下,他主动报名做志愿者,并按照村委会的统一安排,承担网格化排查、居家监测人员管理、宣传组织发动、卡口值守检测等大量任务。

在开展区域核酸检测过程中,他始终坚守在核酸检测点位的出口处,不论晴雨,一站就是五个多小时。他笑着说:“作为一名退休的老党员、老兵,这点辛苦算什么,有需要的地方,随叫随到。”

疫情战场 他主动请命负责消杀任务

自区域核酸检测工作开展以来,面广量大的消杀任务由谁去落实、如何保证消杀质量非常关键。这时候,李国华站出来主动请命。李国华是八坼街道环卫中心负责人。他深知,消杀工作有着严格的要求,越早消杀越利于疫情防控,而且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李国华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购买了一台电动消杀器。考虑到环卫人员大多数年纪较大,大家没有这方面的消杀处置经验,他便亲自上阵学习消杀技术和流程,并且还特意去请教了卫生院的专业医生。

疫情发生以来,李国华不但积极指导消毒工作,在消杀任务重的时候,还主动背着消毒桶顶班。装满液体的消毒桶有40斤重,一圈走下来要4-6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和消毒液的刺激,使他出现头晕等症状,但他却一声不吭,继续坚守岗位。

田间地头 他们把重责担在肩上

位于八坼街道西北角的友谊村紧邻友谊工业区,外来人口多、人员流动性大,疫情防控压力也非常大。关键时刻,友谊村党总支书记吴春拿出部队的工作作风,一边带领村两委班子连夜干、连轴转,落实疫情防控各项紧急任务,另一边,千方百计发动党员和普通群众,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中。

在吴春的组织和发动下,友谊村发展了100余名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在几轮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无论是从军时的保家卫国,还是现在担任村书记,都是一样的目的,尽我最大的努力守护好老百姓。”吴春说。

地处八坼街道东南方向的石铁村,毗邻其他区镇,不少车辆从农村小路借道来往。为防止输入风险,村民们自发在几个出入口检查入村人员的两码和核酸报告,其中就有石铁村党总支书记顾斌华的身影。疫情发生以来,他吃住在办公室,也成了岗位上的“常客”,特别是低温有雨的日子,他经常把自己排在第一线,让其他人回去休息。“以前是军人,早就习惯了站岗。”顾斌华说。

一声“到”,一生“到”,戎装虽然卸,初心却不改。这是退役军人这个群体铮铮的誓言。在吴江东太湖度假区,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他们继续履行着保家卫国、守护人民的崇高使命,以忠诚和担当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本报记者 王英 本报通讯员 苏小湾)

责编:苏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