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正文
让城门挂春联成为苏州“标志红”
2023-01-20 09:42:00  来源:苏州日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切都在悄悄发生改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国人守了几千年的年俗同样也是如此。从当年的守着电视机收看央视春晚,到如今的苏州九大城门连续6年挂春联,伴随着仪式感增加的是历久弥新的年俗变化。

新年新愿景、新期盼,喜气洋溢的一副春联、一个福字,是可以持续一年的文字展示,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望与祝愿展现出来。但与千家万户每逢过年贴福字、贴春联不同,苏州这座城市的九大城门挂春联,并非“古已有之”,而是顺势而为、合时而生。在辞旧迎新之际,用好古城这个载体,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让广大人民群众亲身感受城墙文化、诗词文化、楹联文化、书法文化的巧妙融合,营造全社会和谐欢乐的浓厚氛围。为了让“城门挂春联 苏州开门红”变成实至名归的新年俗,苏州各有关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比如,此次亮相的九副巨幅楹联,是从海内外楹联爱好者的上万副投稿作品中精心遴选而出的,由九位知名书法家倾情书写,饱含着社会各界对新年的美好祝福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洋溢着浓郁的历史底蕴和节日温情。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千年前,王安石吟诵这首诗时,肯定不曾想到“爆竹”也可被电子烟花所取代,“桃符”则变为可由AI自动生成春联。其实,追本溯源,春节民俗的形成依赖于传统农耕文明,远古先民根据自然气候和万物生长特点深化了对岁年、节令的认知,其生产生活也大致随节气律动而变化。在《诗经·七月》中,古人依节气变化而调整生产生活方式的鲜活场景便体现了这一点。久而久之,人们将这种认知延展到更为深层的文化与情感层面,并以独具地域风情的风俗符号将其继承下来,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重要标志。

时过境迁,从过去的走门串户互道一声祝福,到如今的远隔千里“花式”表达思念,科技让过年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但新年俗“形”变“神”没变:寄托情思、传递祝福、祈求吉祥。比如,“反向春运”折射了父母对游子的牵挂,凝聚的是割舍不断的亲情;“电子烟花”点燃了人们欢庆佳节的热情,烘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卷;“旅游过年”则以新的空间承载了人们期待万象更新的愿景,如此等等。

归根到底,作为传统节日,春节本质上是一种文化需求,集中呈现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实上,科技不仅开拓了新的传播渠道,赋予传统习俗更丰富的表达载体,而且为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延续提供了契机。如今,不断增加的选项、不断丰富的年俗,离不开供给端的持续发力。无论是像博物馆、科技馆这样的公共部门,还是春节文化产业链上的大小企业,只有瞄准百姓的真实需求,发挥能动性和创造力,才能让我们的年味越来越浓。期待九大城门挂春联不仅能成为苏州新年俗,而且能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鲜活样本,更能成为苏州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记忆、生活坐标。(苏报评论员 金 根

责编:苏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