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正文
文明乡风“养成记”丨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唱山歌聚民心 文明乡风润“新湾”
2024-10-24 14:04:00  来源:文明苏州  

“一湾碧水映蓝天,大道纵横赛棋盘,火树银花映日月,清波环楼宇,绿野霓虹连……山呼应,水共鸣,乡韵美,四海传,山歌之乡白洋湾,唱美了江南。”

一曲《唱美江南》,唱出了江南的青山绿水,唱出了白洋湾山歌的乡音乡情,更唱响了当地百姓在这片沃土上辛勤耕种劳作、建设美丽家乡、共享文明生活的自豪之情。

动迁安置小区治理提升,既关乎民生幸福,又事关城市发展,是文明“底色”的重要体现。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地处原城乡结合部,现有动迁安置小区15个,大部分用于失地农民、城内征收搬迁和低收入家庭安置。随着居民陆续入住,一些问题也逐渐产生:居民在心理上、生活习惯上还不能适应从“农民”到“居民”的转变,不文明的情况和行为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邻里之间的关系。

文明小区建设需要人人参与,如何做大文明家园“朋友圈”?白洋湾街道立足辖区实际,积极探索乡风文明建设新思路,努力引导失地农民、回迁村民共树文明新风、共享美好生活。其中,虎池苑作为一个较典型的动迁安置小区,社区以阵地焕新、环境美化、服务升级为抓手,链接共建资源、汇集多方力量、盘活闲置空间,用“绣花功夫”擦亮乡风文明的幸福底色,让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内外兼修

倡导绿色文明生活

走到虎池苑1幢东南面的“绿意创享亭”,转角见美,生机勃勃。12个花箱外围花香萦绕,内部绿草如茵,令人赏心悦目。一位社区老居民一边浇花一边说:“我是负责养护这些花草的志愿者。你看,这个地方的绿化像公园一样,大家一定要把环境保护好。”

社区以失地农民对耕植乡土的文化归属感为抓手,积极开展“绿意姑苏、创享文明”志愿服务项目,挖掘培养小区“种植达人”成为“绿意推荐官”。热心居民在经过培训后,成为“绿意推荐官”,负责绿意创享亭等区域的绿植日常养护工作。“志愿者们不仅养护了小区内的绿植,还将文明的种子悄然传播,激发更多居民参与小区美化和文明建设。”虎池苑社区党总支书记袁芹莹说。

文明乡风的“养成”,既要擦亮“面子”,也要做实“里子”。“小区居民主要由虎丘综改路北村的回迁村民及新苏州人构成,基层治理难度大。我们让小区闲置空间化身特色空间,助推社区文明建设。”袁芹莹介绍。

从一处普普通通的小亭子,翻新改造成为绿色共享空间,“绿意创享亭”定期举办绿植分享沙龙,种植爱好者们经常在此交流绿植养护心得,小区居民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获取“绿色积分”,到这里来兑换花盆、花苗等。

“这些铁锅我们已经不用了,能换些东西真是太好了。”午后,张阿姨带着几件家中多余的厨房器具和家电来到“舍得空间”。只见今天这里的塑料瓶、废纸板早已堆成了“小山丘”。这处利用闲置区域打造的“舍得空间”,每天都有垃圾回收专员驻点营业,居民们的“大件”可以“变现”回收,“小件”也可以“圾”分兑换,换取种类丰富的生活用品。

楼道堆物,是社区普遍面临投诉量高、反复率高的顽固问题。前些年,虎池苑里也有居民为图方便就随意将闲置物品摆放在楼道内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其他居民的出行,引发邻里矛盾,更是埋下消防安全隐患。

怎么办?如何将楼道堆物问题治标又治本?虎池苑社区在不断摸索基层治理的最佳方法中,创新性地联合苏州城投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打造“舍得空间”,激发居民“断舍离”积极性,实现从“要我清理”到“我要清理”的态度转变,既恢复楼道整洁面貌,又促进垃圾资源循环再利用,还为乡风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以人为本

优化文明实践服务

近日,位于虎池苑9幢与11幢之间两个半开放的回廊上热闹非凡,居民们正在“赶集”。

赶过农村大集、逛过城镇超市,但在居民小区里赶集,可是件新鲜事。

这不是传统市集,而是社区在楼幢间的“无忧市集”阵地,每月11日固定开展的“幸福虎池便民市集”活动。一个个摊位热闹非凡,有政策宣传、文创手作、磨剪刀、测血压、义剪,现场人头攒动。居民依据自己的需求,穿梭在各个摊位前,享受着“家门口”的贴心服务。

近年来,社区将“市井烟火气”带进小区,以“市集”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针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市集将惠民、便民、文化、环保四大类的服务送到了居民家门口,送到了居民心坎上。除了常态化开展量血压、修家电等便民服务,还不定期开展非遗文化宣传、观影、跳蚤市场等特色活动。

除了“市集”活动,社区的养老服务也很“接地气”。在虎池苑小区,老人们提起社区推出的“社区+物业+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都会情不自禁地点赞。

虎池苑社区有近700位60岁以上居民,他们的子女常常不在身边,对“社区养老”模式需求日渐增多。近年来,社区在原日间照料中心基础上改扩建康养服务中心、幸福小厨,提升老年人原居养老生活品质。

“我每逢雨天、阴天,经常会腿痛、腰痛,现在开了康养服务中心,我在家门口就可以做针灸理疗,生活在这里真的很幸福。”今年65岁的独居老人张阿姨笑着说。

据悉,康养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监测、家庭医生工作室、慢性病康复、健康管理、陪诊、医疗绿色通道等服务,满足了老年人在家门口的养生、理疗需求。同时,每周会邀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进行1至2次义诊,发挥医院专家学者专业特长,围绕居民健康需求,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和生活理念,并为小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确保居民的健康状况得到持续监测与关注,提升居民们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蛋煎大排、糖醋排骨、苏式熏鱼、葱油莴笋丝、香菇青菜……饭点时走进社区的幸福小厨,饭菜的香气扑鼻而来,明快整洁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老人们一边吃着营养均衡的饭菜,一边开心地聊着天,后厨一副繁忙景象,升腾起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我们年纪大了,买菜做饭很辛苦,现在小区里有了食堂,给我们老年人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一位年过七旬的阿姨用完餐后很是满意。

虽然是养老服务综合体,但这个食堂并非只为老年人提供用餐服务。无论是存在“做饭难”问题的长者、忙碌的上班族,还是来小区派件的快递小哥,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能在这里吃上干净、热乎、营养的饭菜。

同时,社区还组建了一支“汇治虎池”志愿服务队,对辖区独居、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常态化的上门探望、圆梦“微心愿”等服务。

潜移默化

树立崇德向善家风

崭新的儿童滑滑梯,相坐谈笑的老人以及阳光下奔跑的孩童……位于虎池苑10幢与12幢中间的“文明童趣园”里展现着社区里最生动的生活图景。“文明童趣园”不仅设有儿童休闲娱乐设施,还有“好人墙”展示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等姑苏好人事迹。

“将‘童趣园’与‘好人墙’结合,让文明建设从娃娃抓起,让他们耳濡目染文明先锋的优秀事迹,直至点点滴滴渗透到家庭、到社会,以点带面倡导文明行为的发展壮大。”袁芹莹说。

如今,这个集儿童游乐、居民休闲、文明素养培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阵地,成为了小区的网红“打卡地”,到“好人墙”前学习身边好人的事迹也成了很多居民必做的事情。能看到自己邻居、朋友的感人故事上墙展示,居民们感到非常亲切,同时这也能带动更多居民参与文明家园共建。社区还定期更新展出的照片和简介,不断挖掘居民身边涌现的好人好事,使得“好人墙”讲述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氛围越发浓厚。

在社区9幢的楼道空间里,桌椅摆放有序,邻居们在这里唠嗑话家常,“和原来的村子比起来,住在这里体验更好!但凡是社区的大小事情,大家总爱坐在这里议一议。”在楼道里纳凉的陈大伯说。

楼道是居民小区的“最小单元”,也是社区治理的“最后一米”。社区把文明楼道建设作为提升社区文明程度的“切入口”与“突破口”,选取9幢为样本,打造“和睦楼道”,创建一个居民自主互动的阵地。楼道中还设置了议事角,成为居民建言献策、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场所。通过推进“N+3+5和睦虎池”议事机制,由社区牵头、居民参与多方协商解决问题,把居民从旁观者变成“自助互助、共建共享”的参与者,真正做到“居民的事居民议,大家的事大家办”。

在虎池苑里,还有多处专门设置的公共晾晒区,让居民有被能晒、有衣能晾,解决了小区找不到合适的晾晒场地又家里晾晒空间不足的问题。

文明理念入人心,文明新风沐家园。如今,文明如同春日暖阳,照进虎池苑社区每个人的心间。它不仅深刻影响着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更在居民心中播下了文明的种子,使之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责编:张威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