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正文
“三美融合”扮靓楼道 文明触角延伸至家家户户
2025-07-21 10:43:00  来源:姑苏晚报  

整饬一新的楼道、定期更新的图书角、创新打造的文明课堂……盛夏时节,走进吴中区越溪街道小石湖社区的石湖天玺小区,处处可见美丽风景。

7月以来,围绕“文明实践 净美越溪”主题,小石湖社区积极推行“三美融合”工作法——以环境美、人文美、生活美为切入点,打造了一批环境整洁、邻里友善、互助共享的文明楼道,引导广大居民深度参与小区治理,将文明触角延伸到家家户户。

以“里长带动”激活自治动能

“‘里长’不是简单挂个名,而是要身体力行,带着全体居民一起行动。”小石湖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在石湖天玺小区,由社区党支部牵头,联合业委会、绿城物业正在推行“里长制”这一治理制度。

“里长制”的核心是以“党建引领+多方协同+居民参与”为框架,由热心党员担任楼道“里长”,让他们成为楼道治理的“排头兵”。这些“里长”定期带着居民开展“净美行动”,每周清理楼道杂物、擦拭公共扶手,针对小区养宠家庭较多的特点,每周检查维护宠物专用垃圾桶,及时补充垃圾袋、拾便纸等物资,形成“问题有人盯、物资有人补”的闭环。

在“里长制”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从“楼道事与我无关”的旁观者,变成“自家事主动管”的局内人。退休教师王叔叔主动认领共享图书角的维护责任,每周整理书籍。杨阿姨把凉亭座椅擦拭纳入日常:“每天路过擦一把,顺手的事儿。”在这里,“我的楼道我负责”不再是口号,而是在一次次参与中养成的自觉行为,让小区焕新有了持续动力。

以“沉浸融入”培育文明共识

文明不是张贴在墙上的海报,而是融进日常里的习惯。小石湖社区通过“日常渗透+互动浸润”的方法,让文明理念在一个个楼道中生根发芽。

“我们在每个楼道门口设立宣传栏,《爱苏州文明倡议十条》、‘夏季安全小贴士’等内容常换常新,居民买菜路过扫一眼、下楼拿快递时瞅一下,慢慢便牢记心中。”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同时,社区还开展“以书换蔬”等接地气的活动。居民用闲置图书换时令蔬菜,置换图书用于更新共享读书角,让“绿色健康”“知识共享”的理念随书籍流转,润化于心。

夏日傍晚,居民们常聚在楼道前拉家常:“你看咱楼道现在多亮堂,垃圾分类清清爽爽,住着多舒坦。”“遛狗牵绳,既文明又安全。”居民们的这些话顺着晚风融进日常,成为文明新风中行为习惯最自然的流露。

以“同心共创”提升幸福质感

提升幸福感的关键就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在石湖天玺小区,每个楼道口都贴着一个“线上睦邻议事厅”二维码。遇上烦心事、有心事,居民们就会扫码反映。“小广场的秋千坏了”“楼道里驱蚊水用完了”……楼道“里长”收到后就立刻反馈,社区、物业总能快速响应。这份“说过的事有人管”的踏实,正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美好。

在社区定期开展的环保手工课上,居民学着把塑料瓶改成花盆、鸡蛋托变成装饰品,既传递了“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更让大家在动手时发现了“日常之美”。“原来废瓶盖拼起来这么好看!”居民感叹着这些藏在身边的小美好,享受着动手创造的快乐。

接下来,越溪街道小石湖社区将持续深化“三美融合”工作法,探索“积分兑换”等激励机制,推动文明楼道成为承载邻里情、涵养幸福感的“幸福共同体”,为“文明实践 净美越溪”提供更鲜活的社区样本。(记者 朱亚蕾 通讯员 吴越宣)

责编:苏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