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常州 > 正文
深化环境治理 拥抱碧水蓝天——新北区生态文明建设走实走深
2021-02-08 11:11:00  来源:常州文明办  

2020年,常州市新北区发挥区位优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要求,建设了一批特色,打造了一批亮点,为建设美丽新北作出积极贡献。

一、出新,高标准完善生态体制机制

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新北区成立新苏环保、新美水务、正达公司等3家国有公司,强有力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四责联审”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纳入审计体系,印发《常州市新北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进一步明确区各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履责内容,全面构建了全区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强化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的“三挂钩”机制。

二、添绿,高水平打造生态保护屏障

城乡绿色开放空间不断拓展。以沿江生态保护治理为引领,重点通过海绵城市建设、通风廊道建设等措施,建设天蓝水净、自然循环的安全绿城。打造沿江片区“三横三纵”生态格局,深入推进沿江生态廊道建设,对条件成熟区域迅速开展生态复绿。实施完成沿江2000亩土地连片复绿、新龙生态湿地公园等五大工程8个重点项目建设,超额完成年初“增核800亩,扩绿400亩,联网15公里”的目标。坚持在生态细胞创建工作中发挥优势、争创特色,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通过省级现场验收,完成2所国际生态学校、4所市级绿色学校和6个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验收工作,并成为全市唯一获得国际生态学校项目绿旗荣誉的区(市)。

三、留白,高站位完善生态管控格局

高标准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先行示范标准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组织编制《常州市新北区生态红线区域校核方案论证报告》并上报省厅备案,校核后新北区省级生态空间管控区域面积为56.03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比例为10.99%。加强国家级生态红线、生态空间管控区域保护和修复,落实生态空间保护区域“一区一策”,深入推进建设生态缓冲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科学研究,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部署,确保应禁全禁、标本兼治、长效管理。

四、送暖,高质量服务企业绿色发展

因应疫情变化,主动靠前服务,完善预审、排污许可、总量审批、危废审批等相关制度,统筹谋划、联动部门、服务前置,做到流程再优化、过程再简化、效率再提高。发挥“金环对话”机制优势,高效提供企业服务。推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提供便捷快速的服务。推出“诉求与反馈”微信小程序,建立局企交流平台。设立“企业环保接待日”。组织开展“挂钩重点企业、助推高质量发展”联企活动,定期给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理念、送标准,帮助企业及时解决治污难题。累计走访企业204次,帮助87家企业解决165项难题。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完善政策工具箱,开展江苏企业院士工作站等“绿岛”建设试点。开展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将污水处理厂尾水接入人工湿地,利用生态自净功能进一步降低污染排放。

碧水保卫战全面推进

2020年,新北区突出依法治水、科学治水、精准治水,从强化“五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行“河长制”“断面长制”。

一、强化健全协调工作机制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体制,加强水质异常处置能力,建立新北区水质异常波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建立国考断面挂包责任制,明确挂包责任人,同时将沿江入江排涝泵站管理权限由原来镇级管理上收至区级,建立联动响应机制,确保入江水质安全。

二、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

全面清理不符合水源地保护要求的设施和活动,确保城乡饮水安全,通过大力整治,魏村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不存在与供水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二级保护区无对水源产生影响的污染源;同时,开展取水口安全防护、一级保护区生物和物理隔离、保护区警示标志牌设立、视频监控系统安装联网等工作。

三、强化排污口排查整治

按照“查、测、溯、治”工作要求,对长江入河排污口进行现场核查、溯源,确定排口类型,摸清水质情况,查清污水来源、性质、去向,为后续整治提升提供依据。截至2020年,累计排查沿江47.8km2,发现入江排污口299个,核减排污口57个,完成沿线排口的现场采样监测,对来源复杂和监测数据异常的排污口进行重点溯源,查清污染物来源,形成“一口一档”“一口一策”。

同时,开展沿江区域重要入江泵站、水闸及排江总管的水质在线监测建设,21个站点于2020年全部上线运行。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全区累计新建污水管网291公里,按照“宜接尽接”原则,累计完成544家企事业单位污水接管,完成20平方公里先行示范区“小散户”排水整治,累计清淤河道46条、沟塘1639个,清淤土方总量492.18万方,完成341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规划发展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5.6%。

五、强化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出台《新北区全面推行小微水体河长制实施意见》《2020年度新北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意见》,区镇村三级河长累计巡河8639次。

同时,全面建立并运行小微水体“河长制”,将“河长制”管理体系覆盖城市乡村,延伸至村前屋后,摸排小微水体1346个,完成119个小微水体问题整治,永汇河、中巷河2条创成全市“五好河道”。

截至目前,143条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水十条”国、省考断面连续4年保持优Ⅲ比例;功能区考核达标率为100%;17条城区清水河道消除了劣V类水体,劣五类比例降为0%。

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

2020年,常州新北区通过精治法治、常治细治,在“十三五”结束年,大气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年度优良天数达到287天,优良率78.4%,同比上升了12.1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4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2%,“十三五”目标已经圆满完成和超额完成。

一、聚焦重点行业污染治理

对辖区192台燃气锅炉全部实施低氮改造,压降氮氧化物排放;集中整治孟河汽摩配产业集群145家;对52家化工企业实施泄漏监测与修复(LDAR);23家重点化工生产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20家重点排放企业实施一厂一策整治,建成首批园区“电子鼻”固定源在线监控系统并全面联网。

二、聚焦扬尘综合治理

强化道路、码头、堆场扬尘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重点区域工地的围挡及脚手架安装喷淋设施,推进全面喷淋降尘工作;提高道路清扫保洁频次;对新长江码头、录安洲码头等主要扬尘区域实施强化检查。

三、聚焦排污许可证,实现总量管理

构建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全过程监管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制度,严格排查企业的原料用量、原料成分、台账记录,严厉打击超许可排污等违法行为。

四、聚焦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

对全区361家企业实施应急减排分类等级的划分,分析研判辖区企业生产情况、污染防治情况、车辆运输等情况,建立污染天气下清单化的调度机制。

五、聚焦科技手段

利用颗粒物激光雷达24小时不间断监测扫描区域污染源,分析污染成因,进行源头核查,实现颗粒物污染治理的“削峰减频”;利用VOCs走航车对辖区采取全时制、全路段、全网格走航监测,对数据偏高的点位进行标记,深入排查污染源头,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让污染源“无所遁形”。

六、聚焦联防联控,落实长效管理

为持续改善大气环境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制定了百日治气攻坚行动方案,成立了攻坚领导小组,细化网格责任到人,实现对区域管控工作的统一调度、精准指导和区域共治,发现问题快速响应。

净土保卫战持续发力

2020年,新北区聚力攻坚、靶向发力,加大固(危)废专项整治力度,一举解决了滨江化工园区沿江一公里范围内10家关停化工企业的危废积存问题,削减危废6000余吨,扎紧筑牢保障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一、强化固体废物排查整治

针对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环保治理设施问题隐患治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全区域、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专项排查整治,2020年累计排查化工和医药行业企业124家、涉爆粉尘及涉硝化工艺企业60家、其他工业企业2833家,发现各类环境问题2488个、安全问题隐患3326个。目前,环境问题基本完成整改,安全隐患问题均及时移交属地政府(办事处)、区有关部门作进一步处理。

针对全区84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和仓储经营企业,分期分批开展废弃危险化学品安全处置专项核查,建立问题清单,进行闭环整改。制定下发了《危险废物年度减库存工作计划》,全区721家市级以上危废监管重点源按时序节点明确处置方向,依法合规处置到位。

二、实施危险废物动态管理

严格落实管理计划备案制,截至2019年12月纳入危险废物动态管理系统的1117家产废单位的2020年度管理计划登记备案率为100%,受理跨省转移申请22个,转出危废6605.8吨、移入危废6110吨,对综合保税区一般工业固废进行出关备案审核10次,出关处置固废148吨。同时,狠抓预警信息核查,对300余家产废单位的预警信息进行现场核查,对信息未及时公开、标志标识设置不规范等问题即行即改,对存在超期贮存问题的企业责令限期处置。

三、提升固体废物处置能力

2020年新增一般固废、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分别达32万吨/年和4.8万吨/年,其中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同比增幅达11%,在全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处于领跑地位。

孟河镇新孟环保服务有限公司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试点项目成功入选省级环保专项引导资金项目库,目前已签约服务小微企业近200家,大大缓解了中小企业危废处置难的问题。

依托于盐城市国投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废盐再生利用项目,探索建立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使特殊类别危废配套处置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延伸和补充。

与此同时,新北区在全市率先启动新《固废法》宣贯月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和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举办8场专题宣贯培训会,受益企业1500多家,为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营造了浓厚氛围。

环境执法能力全面提升

2020年,执法局坚持“依法依规监管、有力有效服务”总体要求,完善执法机制,规范执法流程,严查环境违法行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服务保障新北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从严,强化环境执法

广泛应用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大气走航、无人机等信息化、技术化手段,对企业存在的偷排偷放、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等主观故意违法行为实施精准打击。组织开展了“净味行动”、汛期水环境安全、大气保障巡查、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检查、秸秆禁烧巡查、太湖安全度夏专项执法等19项专项行动。

2020年累计立案处罚202件,新型案件85件,其中移送行政拘留案件34件,查封扣押案件43件,限停产4件,按日计罚2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罪案件2件。

二、警钟长鸣,防范环境风险

组织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环保设施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两项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专项行动,为企业环境安全生产进行全面体检,共发现环境问题2472个,安全隐患3222个,落实企业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属地政府督促整改,确保问题整改“闭环”管理。

率先组织重点镇(街道)、重点园区、重点行业等多个层面开展符合自身特色的“环境应急物质储备微站点”建设,全面探索“新北模式”应急物质储备建设新道路。

三、深入倾听,化解环境矛盾

对反复投诉举报、久拖不决和上级部门交办的重要环境信访事项,开展领导包案和带案下访。2020年受理转办各类信访举报557件,越级信访合计35件,信访量同期相比大幅下降。

四、扎实有序,推进问题整改

坚持问题导向,配合攻坚办扎实有序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问题整改,科学制定整改方案,逐项细化整改措施,高效配合完成了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件和省级环保督察重点件上报销号,督促各版块严格落实“一案一档”,动态更新。

五、服务执法,助推高质发展

试行建立差异化监管。执法局稳妥有序推进差别化监管,排定100家正面清单企业,充分利用污染源在线监控、用电监控、无人机等科技化手段,对该类企业远程执法监管,在疫情期间实现“不见面”执法。

有序开展服务式执法。在污染防治方面,执法局全力传经送宝,指导和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环境管理水平。2020年以来,先后针对VOCs排放标准、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新标准、新规范多次开展提醒式执法,给予企业充分的整改过渡期,避免突击执法“下猛药”,赢得了企业一致好评,助力全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体检式专家预查。每年通过政府采购服务聘请环保专家对企业存在的环保问题开展“专家预查”,免费帮助企业查找环境问题,已完成400余家企业“专家预查”工作。

六、强化练兵,打造执法铁军

“建设一支生态环保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这是执法局队伍应有的气质,也是执法局不懈努力的方向。

2021,执法局将乘势而上、务实笃行,奋力开创执法工作新局面,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执法保障。

环保宣教格局加快形成

2020年,新北区生态环境局紧紧围绕全区生态环境中心工作,在构建环境保护良好社会关系上继续思考,拓宽思路,创新方式,为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重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和浓厚的舆论氛围。

一、凝聚合力,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综合运用报、台、网传统平台。2020年,人民日报报刊登录用《常州高新区破解“重化围江”提升沿江产业“含绿量” “含金量”》,专题报道长江大保护工作。

截至2020年,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江苏卫视、新华日报、中国环境报、新周刊、常州电视台、高新区报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刊发新北区环保稿件视频累计达到58篇。

不断集聚新媒体力量。自去年开通运行“新北生态环境”公众号以来,生态环境局积极推送最新新闻动态及政策法规。截至2020年,累计发送消息112期,报道各种动态210篇。其中,202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之际举办的“美丽新北,我是行动者”短视频、绘画征集比赛,得到全区中小学的踊跃报名。页面点击量高达240万余次,共收到短视频95个,绘画作品近461幅。

二、有的放矢,扩大宣传辐射范围

为加强生态环境宣传对所有公众和特定人群的影响力,生态环境局机关、企业、市民、学生等组织了一系列指向性活动。

面向机关,一方面,大力宣传生态环保铁军建设。通过典型事例扩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示范引领,同时,对新北区10位疫情期间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邻里关爱、家庭守护中持续发挥作用的环保卫士颁发“最美环保抗疫先锋”。另一方面,开设5次专题生态环保讲堂,邀请行业专家授课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面向企业,打造“三员培训”、“企业环保实务轮训班”、线上小程序“云课程”等活动品牌,举办新《固废法》宣贯月暨“专项整治专题行”活动启动,通过线上新固废法“直播”线下知识普及教育趣味问答,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引导企业履行好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

面向市民,开展“美丽新北,我是行动者”六五主题宣传活动,倡导全民参与,践行绿色生活。对在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和志愿服务中表现优异的个人授予“生态环保绿色使者”称号、

面向学生,与奔牛实验小学联合开展4期“绿色小超人”环教课程,面前全区发放“家校联系本”,积极推进党建联络点建设,实现政学互通,合作共建。

三、百花齐放,宣传活动精彩纷呈

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既要有持之以恒的“润物无声”,也要有重点策划推动的“重磅登场”。

“六五环境日”。2020年5月31日,生态环境局在新龙湖生态公园举办“美丽新北 我是行动者”环保亲子公益活动。2020年6月5日,常州市首个地铁环保主题列车及车站正式亮相。

“普法宣传”。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日”、“新土壤法宣传”“新固废法宣传”、“民法典宣传”等集中普法宣传活动,培育法治文艺作品,努力将法治文化融入社会治理中。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开展普法服务大局、提升执法能力、推进企业守法、智慧精准普法“四大行动”,促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群众对环保执法、环保普法满意度的新水平。(本版组稿、供图:李姣)

责编:常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