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无锡 > 正文
无锡:少年儿童沉浸式体验端午文化
2024-06-12 09:18:00  来源:无锡日报  

6月10日是今年的端午节,近期锡城校园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端午文化体验活动,包粽子、赛龙舟、制香包、投壶比赛……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乐享传统习俗

“端午节从何而来?”“端午节有什么习俗?”“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为什么不同地区在端午节吃的粽子形状不一样?”带着对端午节的一系列疑问,无锡市蠡湖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开展了主题为“追根溯源,粽情端午”的红领巾主题研究活动。队活动课上,学生们通过看视频、听故事、情景表演等方式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相关习俗。他们还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自己包粽子。

6月7日,无锡市侨谊幼儿园金科园举办了一场陆上龙舟竞赛。幼儿们为滚筒协力车装饰上龙头、龙身,一条条陆上龙舟就此诞生。参赛的选手们跃上龙舟,团队合作铆足了劲全力向终点冲去。与此同时,一旁的鼓手和啦啦队员们也努力为选手加油,咚咚的鼓声和激昂的呐喊声响彻整个幼儿园。

“这个是艾草,那个叫陈皮……”无锡市梁溪区江南幼儿园的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分辨各种中药,并将12种不同的药材制作成实用的驱蚊香包,将香包作为夏日的第一份礼物送给身边的亲友。

投壶游戏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无锡市育英文旅实验小学的学生手拿箭矢,聚精会神地盯着壶口,瞄准一会儿后弯腰向前投射,每投中一箭就能赢得周围小伙伴们的热烈掌声。

音画传情,描绘心中的节日

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新城小学举办了“端午奇妙游”活动。活动现场,竹笛悠扬婉转,琴声余音绕梁,身着汉服的舞者用舞姿诠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一场视听盛宴,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在无锡市南长街小学举行的端午诗会上,学生们声情并茂地诵读着端午相关的诗词。端午知识竞答环节中,学生争先恐后抢答,展现自己对端午习俗的了解。

绿粽、荷叶、龙舟、祥云、飞龙、滔滔江水……无锡市天一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拿起手中的画笔,展开想象,用独特的视角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端午节。有的学生搜集了端午的诗,绘制出一幅幅诗配画作品,借此了解端午习俗,传承经典;有的学生们笔下生花,用色彩缤纷的手抄报,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的学生拿出彩泥,绿泥做箬叶,白泥做糯米,红泥做大枣,制作出了一个个可爱的“粽宝宝”。

端午彩蛋有“保平安”的吉祥寓意,用五彩的颜色绘制彩蛋,象征着吉祥如意、健康平安。无锡市东林古运河小学的学生们参与了彩蛋创意绘画活动,他们用彩笔在鸡蛋表面画上了龙舟、粽子、笑脸、熊猫等图案,并写上了“端午安康”等祝福语。

穿上汉服,拿着亲手绘制的端午主题彩扇,整个校园成了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学生们展示作品的秀场。

“庆端午,五月五,过端午,划龙舟,敲大鼓,一二三四五……”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的学生一边朗诵儿歌《庆端午》,一边展示创编的手势舞。

感受自然的生命脉动

端午节前夕,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为六年级毕业生精心策划了一场踩泥活动。这次活动充分利用了学校农场的稻田资源,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亲近自然、体验田园生活的宝贵机会。在该校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纷纷挽起裤脚,赤足踏入稻田。他们兴奋地在泥泞的田埂上奔跑,欢笑声此起彼伏,回荡在田野上空。“稻田里的泥土湿润而柔软。踩在上面,仿佛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和生命的脉动。”参与此次活动的学生兴奋地说。钱桥中心小学教师周莹颖表示,通过这次踩泥活动,学生们不仅放松了心情,还增强了与大自然的亲近感。“他们学会了珍惜自然资源,感受生活的美好。”

无锡市育英胜利小学校内的雅慧石前,该校一年级的学生蹲在苗圃里采集艾草。他们一手握艾草秆,一手持剪刀,斜方向剪下,动作一气呵成。随后,学生们将制作好的艾草花束送到各班,挂在教室门上,祝愿全校学子健康茁壮成长。

跟着粽子探寻生态足迹

端午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级非遗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历史记忆。6月5日,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地理教师方舒以端午食粽这一传统习俗为载体,以《嘉兴粽子生态足迹》为主题,开展了学科课堂展示活动。这堂课从生态视角认识嘉兴粽子的生命周期,探究在其生产、运输、消费各个环节的生态足迹,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相融合。

方舒先引导学生思考嘉兴粽质优的原因,从粽子的原料供给引导学生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历史、饮食习惯等角度分析嘉兴利于原料生长的区位条件。“随着交通条件的完善和冷藏及保鲜技术的发展,嘉兴粽的原料来源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追问,方舒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当代嘉兴粽原料的空间分布特征,突出嘉兴粽是与时代融合发展的创新佳肴。随后就“一粒嘉兴粽的一生”为题,构建嘉兴粽的生命周期框架图,并归纳食品的生命周期图,引出“低碳食品”这一概念,并以“嘉兴粽的低碳”为主题开展学生实践活动。根据前期调查搜集的相关资料确定各小组讨论主题,三个学生小组分别就“甜粽与咸粽的生产差异”“本地现包粽与外来嘉兴粽的生产差异”及“如何看待产品的过度包装”这几个主题进行课堂汇报展示。

方舒还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兴端午习俗”与“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为例,从文化视角探究非遗的活化路径与嘉兴粽的时代价值;以嘉兴粽的生态足迹强调食品的可持续安全及国家安全,号召每个学生身体力行为“食品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

(徐婕妤整理)

责编:杨梦媛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