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保护南通大美湿地共享生态文明未来
2022-01-14 08:40:00  来源:南通日报  

深冬的午后,阳光下荡漾的芦苇丛和波光粼粼的湿地水面构成一幅静谧和谐画面。如东黄海边,时有鸟群掠过头顶,在空中盘旋起舞。这是占地面积660亩、总投资千万元的南通如东小洋口滩涂自然湿地勺嘴鹬保护区高潮位栖息地。13日,随着高潮位栖息地内纵横交错水系网络和鸟类栖息垛的建成,如东在科学管理勺嘴鹬保护区方面向纵深迈出一大步。

如东滨海湿地是世界保护鸟类——勺嘴鹬的重要迁栖地,目前已引起世界各地各类保护组织的广泛关注。每年勺嘴鹬迁栖季,来自世界各地的观鸟爱好者络绎不绝。“当潮水高潮位完全淹没堤外滩涂时,鸟类就要另找一处安全的地方栖息,以前候鸟们会飞往沿海附近的养殖塘落脚,现在它们有了更好的安身之所。”如东县林业服务站站长缪桂成带着记者来到观鸟最佳处。只见一堤之隔外的开阔地,水位低浅,水草低矮,大量水鸟在此栖息。

据介绍,每到迁徙季节会有超过2万只300多种珍稀野生鸟类在此亮相,包含勺嘴鹬等至少7种国际濒危物种。其中,勺嘴鹬目前全球数量仅600多只,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状态。勺嘴鹬在黄海南部滩涂停留时间比较长,最长停息时间为58天,春季、夏季和秋季均可以看到。2012年10月25日,在如东120公里长的滩涂上,记录到106只勺嘴鹬,这也是自2000年开展保护工作以来,观察到最多的数量。除此以外,蛎鹬、小青脚鹬、黑脸琵鹭等也是这片湿地的常客。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湿地保护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出台,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走向法治化。截至2021年底,南通市湿地保有量46.42万公顷,列全省第二,湿地保护率48.5%,位居全省前列。

保护湿地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造成湿地破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保护湿地?为什么要保护湿地?这些问题缪桂成一一给出答案。“湿地破坏以人为因素为主。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湿地的生态功能更加为人们所关注。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储碳固碳等重要生态功能,对维护生态、粮食和水资源安全都具有重要作用。”

保护湿地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而保护生态环境自然离不开保护野生动物。记者在勺嘴鹬保护区高潮栖息地现场看到,东侧、西侧、北侧各设置了一座观鸟亭,方便观鸟爱好者在不惊扰鸟类的情况下进行多方位观察。观鸟亭单座面积约10平方米,整体采用防腐木等生态材料搭建,色调与自然融为一体。高潮栖息地的建成,对保护小洋口湿地资源,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积极意义。不仅如此,严禁非法占用湿地资源、非法猎捕,严禁排放污染物,清理外来物种以进行生态修复都是日常保护湿地的一些必不可少的措施。

“近年来,全市生态环境虽然大有改善,但因为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很多鸟儿失去了栖留之地。”南通日报社原社长、总编辑贾涛根亲近自然、酷爱鸟类,这些年他背着相机,在南通拍下300多种野生鸟类。“河道改造虽然绿化带增加了,但鸟类喜欢的芦苇湿地等却减少了。”他建议在未来城市规划建设中,应考虑给野生鸟类留下滩涂湿地等栖息地。“生态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每个人参与投身其中。”贾涛根说。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着力塑造美丽南通品牌”,明确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完善防护林体系,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作为重要举措。南通积极探索林长制,森林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绿水青山持续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改善和绿色发展双赢。结合南通实际,在刚刚出台的林长制实施方案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南通特色的目标、措施和要求,突出了美丽南通建设质量和效益。南通市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不断压紧压实湿地资源保护发展主体责任,积极探索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新机制,有效化解1.5万公顷滨海湿地项目用海占补平衡难题,调查完成首期1667.7公顷滨海湿地补充资源,助力南通市向海绿色发展战略落地见效。

未来南通市将如何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森林资源处处长吴希从介绍,依据《湿地保护法》《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南通市将加强湿地总量管控和用途管制,在全面保护、面积不减少、不损害湿地生态功能并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规范利用湿地资源,高质量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促进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 蒋娇娇)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