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卢来了,小卢来了!”在连云港赣榆区厉庄镇的村庄里,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呼声。循声望去,远处的山路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驾驶着三轮车匆匆而来。卸车、挂影布、架机器,一通忙活,山区群众的电影文化大餐就开席了。
“小卢”其实不小,相反,已近古稀之年。卢峻长是赣榆区厉庄镇电影放映员。1976年,高中毕业后,他就被选拔为第一批电影放映员进入放映队。从平板车、自行车到机动三轮车,1.5万余场电影放映量,在电影放映这条道路上守望46年,他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山乡父老。2022年1月,卢峻长荣登“江苏好人榜”。
卢峻长有一个蓝色的笔记本,专门用来记录他每月的放映任务,同时也记录了他从青葱岁月的入行到两鬓斑白的坚守。“40多年前的观众叫我‘小卢’,今天,仍然有人叫我‘小卢’,这是村民对我的最大信任,也是我一生的写照。”
1976年高中毕业后,已在村里担任团支部书记的卢峻长,经过千挑万选进入电影放映队,担任第一任电影放映员。
在20世纪70年代,放映电影还是一个非常新鲜的行业。“通过短暂的业务培训,我正式当上了电影放映员。我记得当时放映的第一场电影是30里外的西陡岭村。”卢峻长回忆,“我清楚记得,天还大老早呢,空地上就坐满了黑压压的人。我拉着平板车,车上装满放映器材还有发电机,村民是敲锣打鼓把我迎接进村的,我这辈子忘不了。”
村民对电影的喜欢,让卢峻长很有成就感。“当时山区交通闭塞,群众缺少文化生活,到外村的机会都很少,看电影,让他们了解了外边的世界。”卢峻长说,“当时主要是农村科技、京剧,还有战斗故事片,群众根本不挑,放什么看什么。”
厉庄是个山乡,特别是北部山区,离镇驻地很远。每次去山北片区放映,都是一次长途跋涉。卢峻长说,一年300多天,放映员天天挨村走场子,有时候一晚上会走3个村“跑片子”连轴放。当时电影一年的放映场次超过500场,和他一起进入放映队的其他同事,受不了苦,走马灯似的换人,最后只有他坚持了下来。被他拉坏了的平板车,就有三四辆。后来条件好一点了,卢峻长的交通工具换成了自行车,20年的时间,他骑坏了八九辆。
几十年间,卢峻长用电影的形式,把文化、科技、娱乐等送给村民,把青春年华奉献给山乡父老。因为工作兢兢业业,他曾获赣榆以及徐州地区放映技术比武大赛优秀奖,被省文化厅评为电影发行放映系统先进工作者,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农村电影普及放映先进工作者”称号。“现在条件好了,电视、互联网接连出现,对乡村露天电影冲击很大。以前那种万人空巷的场面现在很少看到了。”卢峻长苦笑着,“我虽然逐渐年迈,现在每个月也要完成18场的放映工作,更好地服务那些忠实的老观众们。”
于是,卢峻长自费购买了一辆机动三轮车,也用上了数字放映设备,可以更好地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以及为特殊人群提供服务。“我记得那一年,盛赤涧村有一名长年卧床的残疾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看一场电影。我听说以后,专门挤出时间为他放映了专场。”卢峻长记得,老人家看完后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我现在身体还好,又有了三轮车,我想继续干下去,做新时代的电影传播者,为需要的观众继续服务。”卢峻长坚定地说。
作者:张晨晨 王飞 顾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