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公民道德建设 > 正文
李洋:用热血点燃“生命火种”
2022-03-01 10:37:00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行如微尘,大爱无疆。2月23日上午,江苏省盐城市大丰科莱特乔斯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员工李洋,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血液病患者燃起重生的希望。至此,他成为盐城市第73例、大丰区第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成后,李洋与证书、奖章合影

18年来,共献血8600毫升;2015年,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2021年,配型成功的消息传来,义无反顾地践行承诺,前去捐献。“如果通过我的小小举动,能够拯救一个生命,一切都是值得的。”李洋坚定地说道。

18年前播种大爱“种子”

刚过40岁的李洋,嘴角常挂着微笑。虽然他是在今年捐献造血干细胞,但事情的缘起还得追溯到18年前。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无偿献血的情形。那是2004年的一天,他在大丰街头看到一辆采血车停在街上,不时有人上车献血,他也就走了过去。工作人员向他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他被打动了,于是撸起衣袖捐献。看着汩汩血液从身体流出,流到血液袋中,想到这些血液将为患者点燃生命的希望,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首次成功献血,成为他难忘而愉快的记忆。这也坚定了他将无偿献血继续下去的决心。截至目前,李洋共献血22次,累计8600毫升。

2015年11月,李洋在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时,工作人员正在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李洋便进行登记,留下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李洋在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

缘分来临带去“生的希望”

2月23日,是李洋正式捐献的日子。在泰州市人民医院,从早上8点20分到下午1点40分,5个多小时的采集过程中,鲜红的血液从他手臂静脉中缓缓抽出,经过分离机缓缓分离出造血干细胞,逐渐“汇聚”成一袋414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剩余的血液再慢慢回输到他的体内。这袋凝聚着爱和期待的“种子”将在第一时间飞向远方,给一名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2019年年初,他接到区红十字会的电话,称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他听了很高兴,没有半点犹豫,当即表示同意捐献。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止步在初配,并没有后续进展,当时的李洋还曾有点失落。

“当时做了承诺,现在又有患者需要,我肯定义无反顾,全力配合。”2021年7月,李洋再次接到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称他的血样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当工作人员询问捐献意愿时,他不假思索地说:“没问题!”第二天,他就与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签字确认。经过高分辨检测血样采集和体检后,李洋的身体一切正常,符合捐献条件。

准备好了捐献,李洋除了激动之外,还多了一份责任。他说,2月10日接到正式捐献通知后,他更加注意休息和锻炼,让自己保持在最佳状态,确保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更有利于移植成功,给患者最好的“生命火种”。2月12日,李洋在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见证下签署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并于2月18日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赴泰州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从入院开始,他一共注射了9针动员剂,目的是把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液里,再通过类似无偿献血中的机采血小板采集方式,经过血液过滤、分离把造血干细胞收集起来。

“能和患者配型成功,是一种缘分,也是我的荣幸。希望通过这次捐献,受捐者身体能够恢复健康。”素昧平生的牵挂,却是生命的坚守,李洋用热血谱写了一曲大爱之歌。

李洋在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家庭支持成为“坚强后盾”

“我们家是个有爱的家庭,妻子和女儿都很支持我。”提到家人,李洋难掩自豪。他说,一开始家人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并不十分了解,担心他的身体,有点犹豫。妻子袁咏霞在第一时间查询了很多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资料,得知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后,才渐渐打消了顾虑。“作为妻子,我心疼丈夫,但我更知道,他做的是一件善事,是我们全家人的光荣。只要身体允许,我肯定无条件支持他。”袁咏霞说道。14岁的女儿对此也十分支持理解,为爸爸感到骄傲。

李洋说,他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为更多的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这也是他作为捐献者的初衷。作者:薛思思 宋昱霖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