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用新思想领航 淬炼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江宁成色”
2020-10-27 08:49:00  来源:新华日报  

今年6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19年)》,推荐全国首批27个乡村振兴典型范例,南京江宁区成功入选,全省唯一。

江宁区是长三角经济重镇,“省字头”“国字头”的品牌荣誉众多,对这块典型“牌子”却格外看重,是因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行至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在冲刺“最后一公里”的同时,江宁区还肩负一项重要使命——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这意味着,与全省、全国其他区域相比,江宁建设的小康社会必须更加“全面”、更“高水平”、更具“含金量”。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试点为指向,江宁区委发出动员令:紧扣“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目标,认真落实省委“六个高质量”部署,扛起市委赋予江宁的“当好排头示范”使命,夯实“六稳”基础,拓展“六保”实效,厚植“四新”优势,奋力交好决战决胜的“江宁答卷”。

“千年梦想”渐行渐近,紧扣“高水平”关键词,全面小康的“江宁成色”在大战大考之年浴火淬炼,正不断提亮。

聚力“经济强”,让创新本色更亮

今年8月,在江宁举行的第四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上,紫金山实验室“放大招”:全球首个确定性广域网创新试验成果发布,为中国制造业转型提供一张更稳定、更精准、更快速的支撑网络,必将深刻影响和改变中国乃至世界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和推广进程。

紫金山实验室——南京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中的一枚“关键棋子”,江苏省承担信息领域唯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的“大科学装置”。今年1月,CMOS毫米波芯片与大规模相控阵在这里问世,一举突破毫米波通信技术商用的“卡脖子”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刘韵洁评价:“为我国5G优势再延续5-10年打下了重要基础。”

孜孜创新,是为了转换发展动能,实现“经济强”。

江宁区委区政府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而创新驱动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华山一条路”。在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发展愿景中,江宁区鲜明站位“核心区”。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衡量一个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最新统计显示,江宁区高企总量目前达1108家,成为全省首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千企方阵”的市辖区、全省第二个进入“千家高企”行列的行政区(市、县)。今年7月,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2019年度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监测评价结果》,江宁区在全市创新名城建设总指数、水平指数和发展指数中得分排名全市第一。

惟创新者强!走进中兴通讯在国内规模最大的江宁滨江智能制造基地,单体6万平方米的“巨无霸”现代化厂房里,一台台送料机器人自行穿梭,白色的圆盘状的5G基站终端产品从流水线上鱼贯而出。在新基建推动下,5G无线产品供不应求。在中兴通讯、LG等“零基数”新产业拉动下,上半年,滨江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02%。在大战大考之年,交出一份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强富美高’首要一条就是‘经济强’。”江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锚定“创新名城核心区”目标,要让创新成为江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鲜明标识,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保障。

打通“两座山”,让生态底色更美

金秋时节,国庆、中秋双节“合璧”,江宁大地分外热闹——

江宁西南的牛首山文化旅游区,连续8天开放夜场,白天的民俗表演、音乐会、文创集市、汉服COS、非遗手工DIY等活动精彩延续至夜晚,不断创设“新场景”,培育新消费,点亮“夜之金陵”。紫东汤山旅游度假区、矿坑公园成了全城最热门“打卡地”,长三角游客纷至沓来,停泊车辆绵延几公里。

牛首山和汤山矿坑公园,几年前都还是废弃的矿山宕口。这些“城市伤疤”经过生态修复、功能置换后,如今已涅槃新生,成为江宁立足城市“双修”、践行“两山”理念的典范。

生态文明是全面小康的硬指标,更是“高水平”小康的重要体现。结合“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江宁区紧扣西部生态、中部水乡、东部温泉、南部山水的特色,因地制宜地建设以黄龙岘为代表的一批美丽乡村,将“盆景”变成“百花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江宁用生态这把“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之门,同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江宁大地化作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喜人实景。统计显示,去年,江宁区乡村旅游收入近70亿元,美丽经济呈燎原之势。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置身全面小康全国“一盘棋”,江宁把“美丽经验”复制到更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去。继青海大通县美丽乡村援建项目后,去年,江宁区帮助陕西省洛南县建成“亲农·溪乐谷”项目。这一秦岭腹地的美丽乡村,成为苏陕心手相牵、携手并肩,共绘扶贫协作、乡村振兴的“美丽样本”。

今天的江宁,天更蓝,水更清,岸更绿,铺展一幅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美画卷。以新发展理念为“指挥棒”,立足“美丽江苏”和“美丽古都”大坐标,江宁区委全会又响亮提出:强化轴线串接、资源整合,东西南北中联动,贯通“五大走廊”,高质量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美丽古都典范区”。

展望“十四五”,江宁以“美”开篇。2021年4月,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计划在宁举办,将打造永久盛开的最美“南京花园”。坐标,就在江宁!

幸福“织造府”,让小康成色更足

在江宁,如果问人们,什么是小康?得到最多的答案可能是两个字:幸福。

在江宁开发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以八旬之龄投身“双创”大潮,领衔创办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南京出台人工智能产业地标行动计划,叠加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风口”,老院士要在江宁打造一支百亿级行业龙头企业群,实现专业夙愿。

在长江边,52岁的王德宝有了一个倍感自豪的新身份——长江守望者联盟巡江支队队员。落实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他所在的江宁街道盛江、新洲、星辉、新铜社区陆续有渔民拆迁安置,转产上岸。作为长江入苏第一站,江宁区牵头组建长江守望者联盟,和其他长江沿线城市共筑“长江命运共同体”。昔日捕鱼者,今日护江人。如今的王德宝,每天早晚在江畔徒步巡看,“看着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内心满是幸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阮丛林,是金陵茶文化村——黄龙岘的一名普通村民。以前,夫妻俩在外地务工,一年见不上几次面。黄龙岘打造美丽乡村后,他们辞去工作回乡经营农家乐。在区街村扶持下,生意日渐红火。家庭总收入从原来的一年1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50万元左右。过去8年,江宁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9.5%,去年达28369元。越来越多的“阮丛林们”,在“家门口”奔小康,收获稳稳的幸福。

高水平的社会治理,事关群众幸福安康,更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全省“全要素网格”试点,江宁区深化推出“网格化+大数据+铁脚板”的升级版,着力打造新时代“江宁之治”。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江宁区构建全覆盖阵地体系,集结近30万人的志愿者队伍。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让文明实践之花开遍江宁城乡大地。

距“百年梦想”越近,全面小康的“江宁乐章”越激昂。在全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实现程度监测中,江宁区实现程度和达标数量均位居全省区(市、县)前列,获评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江宁正砥砺淬炼全面小康的“江宁成色”,揭开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序幕。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强富美高”新江宁已经在路上。本报记者 王世停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