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留人乐业,家乡已是“此心安处”
2024-02-10 08:29:00  来源:新华日报  

2月8日8:30,农历腊月二十九。东台市梁垛镇鹤埨村二组。

在初升阳光的映照下,宽阔的中心河上雾霭蒸腾。史亚根抱起父亲床上的被子,晾到二楼阳台的栏杆上。

从石家庄回来已有一个多月,每天他都会来到父母这里,雷打不动,为老人收拾屋子,带父亲理发,准备年货,24岁的儿子史慕华只要公司放假,也会跟随父亲,来爷爷奶奶家帮忙。

54岁的史亚根是鹤埨村村民,从19岁开始就外出打工。2015年2月8日,记者在南京火车站看到这位头发凌乱、胸前挂着一只塑料大水杯、身边摆满蛇皮袋的民工大哥,当时,他正和同伴丁胜前、刘德胜结束了一年的打工生活,从塔吉克斯坦回国,为了和家人春节团聚,踏上91个小时的漫漫回家路。

“我能否跟你们一起回家去看看?”当年在火车上,记者一直站在史亚根和同伴乘坐的7号车厢内,从南京火车站一起聊到东台站,当史亚根听到记者想跟他回家采访时,显得更加腼腆。黄昏,记者帮忙扛起史亚根的大背包,跟随他们来到鹤埨村。

“那时回来,家乡就有了很大变化。”回想起十年前,在车上看到家乡修了新路,建了新厂,史亚根说,那时一年就回家一趟,家乡的改变让他内心充满感慨。

十年过去,这位民工大哥过得怎么样?每当春节临近,记者都有回访的冲动。

“现在,我们在东台买了新房。那时你来,我们还住在这座老房子里。”头发少了油腻,说话不紧不慢,十年过去,史亚根看上去并没有多大变化。81岁的老父亲史正东喝完热粥暖了手脚,便走进西侧仓房,在一台老式草绳机上,老人脚踏控制器,手上熟练地把四五根稻草喂进机器口,两股稻草交织在一起,用于打包的草绳就出来了。

仓房里堆满了草绳,史正东说兴化的客户每隔一段时间就来拿,一卷草绳8元钱,虽不多,但能减轻孩子们的负担。

这30多年来,为了生计,史亚根一直在外奔波。

“我去过很多地方,国外还跑过阿尔及利亚、卡塔尔,国内到过深圳、沈阳、哈尔滨、乌鲁木齐,2023年去的是石家庄。”坐在堂屋的沙发上,史亚根说道。这些年,离家千万里,史亚根一直做着工地上最基础的活,背井离乡的辛劳,换来了家人相对安稳的生活。

十年前,给记者开门的史慕华才上初中,大学毕业后,就在东台高新区的一家电器企业工作,“每月7000多的收入,只要肯干,还有奖金。”当初的少年如今已成长为大小伙,与父辈们想法不同,家乡让他们留了下来,他们也想留在家乡,“在家门口,机会还是挺多的。”

史亚根说,现在东台发展很快,家乡修了这么多路,从高速直达,到农田里宽敞的机耕道,变化太大了。其次就是有这么多企业来了,特别是常听儿子说,东台高新区、经开区,有许多新能源企业落户,越来越多的东台年轻人都想着在家门口就业。“环境也变好变美了,许多村民都建了独门独院的新房。”

十年间,靠着他在外打拼,以及全家人齐心协力的劳作,史家在东台碧桂园买了一套近120平方米的房子。平时史亚根和妻儿都住在那里,而当年记者来到的这座鹤埨村的房子,如今已成为老宅,住着史正东老两口。每天从碧桂园出发,电动车开半小时,一家人便又团聚在一起。

“新的一年还会出去打工?”

“石家庄的工程还没结束,老板是个讲信义的人,我也要把自己的事做好。”去年真正打工的日子加起来也就9个月,收入近十万元。在外挣钱虽然辛苦,但史亚根还是挺满意,坦言他还会外出打工。快速发展的家乡企业更多采用了智能化、数字化系统,儿子能在家乡有一份合适的工作,安稳生活,照顾家人,让他很欣慰。

再过两天就是龙年春节,梁垛的集镇上,年货摊前车水马龙,门店前的老人晒着太阳,孩子绕膝打闹。中心河的对岸,不时可以看到有人手持鱼竿,“现在河里鱼还不少,不仅人回来了,河里的鱼也多了。”史亚根说。

□ 本报记者 卞小燕

责编:冯晓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