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斌,男,1975年2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扬中市公安民警。他是守护一方平安的人民警察,更是用赤诚与行动温暖了无数困境心灵的“助人者”。20年来,他个人出资援助了6名困境儿童,还带领爱心团队筹款善款近4000万元、帮助困境儿童超15万人次。他不断探索公益路径,通过发起公益活动、举办公益大赛,广泛凝聚了慈善共识。曾荣获“江苏好人”“江苏省优秀志愿者”。
缘起微光:一次点击,一生承诺
2005年,一次偶然的网络浏览,成为孙斌人生轨迹的重要转折点。屏幕上,《格桑花的故事》像重锤般敲击着他的心灵。困境家庭里孩子们那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深深刺痛了他。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守护公平正义是他的天职;而那一刻,他内心深处那份对生命的珍视与悲悯,促使他决心为这些远方的孩子做点什么。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最朴素的行动:他在扬中本地论坛开辟了“格桑花”版块,以“江风”的网名,默默承担起版主的责任。他耐心收集、整理并发布了22名青海省曲麻莱县贫困孩子的资料,带头认捐了2名学生,并真诚地呼吁网友关注西部教育,奉献爱心。这份真实与真诚,瞬间点燃了网络上的爱心传递。短短10天内,22个孩子被“认捐一空”。
这最初的“10天”,奠定了孙斌20年公益路的基石。他凭着一腔热忱和细致入微的努力,累计为千余名贫困学生成功寻找到资助人,建立了一对一帮扶的桥梁,募集并发送的衣物、书籍累计近20吨。他利用无数个夜晚和休息时间,一笔一笔核对信息,一箱一箱打包整理,一点一滴汇聚起的爱心暖流。这份始于网络微光的承诺,他用心守护了20年。
步履不停:暖心公益 传递善意
孙斌深知,公益助学不能止于屏幕前的信息传递,更需要“迈开腿”,深入实地去了解孩子们最真实的需求。
2011年,一个寻常的走访日,孙斌叩开了小李家简陋的门,看到摆摊卖面的父亲、病弱的奶奶,还有在昏暗灯光下啃书本的女孩,便再也放不下这份牵挂。从书籍到生活,这一帮就是11年,小李也把这份爱刻进心里,2022年以文科643分的高分圆了清华梦。
2020年,偶然的一个机会孙斌得知身患乳腺癌的单亲“美团妈妈”郑女士为治疗费和生活陷入极大困扰,他迅速组织走访和帮扶,以运动筹款的形式发起募捐,一天时间号召扬中市民为郑女士捐齐治疗费15万元。2025年4月,在云南云县走访“麦苗班”时,孙斌敏锐地发现一名女孩因面部血管瘤承受着巨大的身心痛苦。这不仅关乎容貌,更可能危及健康。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行动起来:联系当地志愿者核实详情,对接扬中医疗专家进行远程诊断,同时马不停蹄地协调爱心捐赠人筹措治疗费用。一场跨越数千里的爱心接力就此展开。在他的全程跟进和悉心安排下,7月,女孩被顺利接到扬中接受专业治疗,如今已逐渐康复,笑容重新绽放。
“能多帮一个是一个”,这句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正是这20年来他用脚步丈量、用行动书写的助人信条。每一次跋涉,每一次奔走,只为换回孩子们脸上那一个无忧无虑的笑容。
暖心播种:创新方式 温暖全城
孙斌的助人之心,不仅在于个体的帮扶,更在于如何激发更多人内心的善意,让助人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
他巧妙地将公益与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相结合,发起了“一双球鞋的暴走”活动,十三年来,暴走参与者累计达3.6万人次,志愿者达2432人次,共募集善款461.78万元,为全国1320所(次)学校的6.7万名(人次)孩子送去了温暖结实的球鞋。他还发起了“520荧光夜跑”“地球一小时”等趣味性活动,让市民在运动、娱乐中轻松参与公益,传递爱心。他组织公益创意项目大赛,为20多个优秀的民间公益点子募集了32万元专项扶持资金,让草根力量得以生根发芽;他推动开通电台志愿服务专题节目《公益面对面》,让公益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
他不断探索多元化的公益参与方式,与扬中多所小学合作,聚焦扬中本地困境儿童,发起“青苗助学”项目,推动“梦想小屋”项目落地,为扬中93户困境儿童家庭改造了明亮、整洁、温馨的“梦想小屋”。
在公益路上,孙斌用无私的奉献和不懈的坚持,为无数需要帮助的人遮风挡雨,在警察的工作岗位上,他也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多年来,他曾在深夜救过投江轻生的女子、送过急需就医的孕妇,更参加过危险重重的布控任务,先后多次获得扬中市公安局嘉奖。孙斌就是这样,不仅为身边人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温暖,更推动“小城大爱”成为城市最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