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专题2021 > “中国好人榜”江苏拟推荐候选人事迹公示 > “中国好人榜”江苏拟推荐候选人事迹公示(2025年第三批) > 正文
杨炳权
盲人志愿者积极奔走 为同行者点亮希望之光
2025-07-23 15:58:00  来源:江苏文明网  

杨炳权,男,1969年7月生,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百会盲人按摩服务部负责人。杨炳权尽管眼前一片黑暗,但心中却始终充满对社会、对残疾朋友的热爱。在实现自食其力以后,他十几年如一日,全身心投身盲人帮扶事业,组织开展助残公益活动90余次,帮扶盲人2000余人次,牵头举办盲人电脑、按摩等培训班10多期,帮助120多名盲人朋友实现自食其力,成为带领盲人融入社会的坚实“盲杖”。

自强不息用奋斗实现美好生活

杨炳权从小便是全盲,没有见过蓝天与色彩,却凭借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在黑暗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高中毕业后,他在父母支持下尝试自主创业。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杨炳权报名参加了市残联组织盲人学习推拿按摩培训班,经过刻苦努力学习,很快便掌握了相应的诊疗知识和系统性的推拿按摩技法。学成之后,他在当地开了一个“百会盲人”按摩店,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赢得一批“铁杆顾客”,甚至有人不远几十里专程前来舒缓病痛、解除疲劳。这份对工作的专注与较真,不仅让他逐步摆脱了生活困境,更积累了帮助他人的底气。

生活安定后,杨炳权没有止步于个人幸福。他深知,更多盲人仍处于困境,渴望自食其力、为社会做贡献却缺乏门路。于是,他想趁着自己还年轻,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为盲人朋友提供帮忙的事业中。

积极奔走 投身盲人帮扶事业

他加入了当地的盲协,在政府的支持下全身心投入帮扶盲人同胞的事业。只要听说谁有难,他都会伸出援手,呼吁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和社团,募集善款和物资,帮助那些盲人朋友摆脱困境。

盲人谢贵生的3岁儿子患癌,家庭瞬间陷入绝境。消息传到杨炳权耳朵里,他迅速联系网络媒体和民间爱心团体,组织现场募捐活动。因募集善款有限,杨炳权又组织盲人兄弟和江苏财经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走进CCTV-1“为你而战”公益栏目,用爱心和智慧为这位3岁癌症孩童赢得22.55万元的“爱心基金”,让这个特殊的家庭重新燃起希望。

杨女士突然双目失明,从光明走进黑暗,这样的痛苦让杨女士无法承受,情绪十分波动。杨炳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杨女士勇敢地接受现实,重新认识自己。见杨女士情绪渐渐好转,他又引导她通过盲用电脑与社会联通。就这样,杨女士依靠电脑走出了黑暗,重新“看见”了世界。

汶川、玉树地震时,他拄着导盲棍挨家挨户动员盲人同胞捐款,用微薄积蓄传递同胞情;面对尿毒症、白血病患者家庭,他总是第一时间组织志愿者帮扶,十几年间从未间断。他还发现,多数盲人因经济拮据从未体检,隐性疾病拖垮家庭的事时有发生,为此,他多次奔走协调,推动淮安医院为130余名盲人提供免费体检,从源头为盲人家庭减负。

他常说:“盲人的难,是看不见的难,我能多帮一个是一个。”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也化作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奉献行动。

执着奉献 带着盲人“看”世界

“不能让盲人困在屋里,要带他们‘看’世界。”这是杨炳权对盲协工作的核心追求。为了让盲人融入社会,他深耕细作,策划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活动。

2014年,淮安市残联开办盲人电脑培训班,杨炳权二话不说放下自家按摩店生意,担任义务辅导员。他特意邀请已掌握技能的杨女士当助手,两人一个教操作,一个讲心得,学员们进步很快。他说:“教盲人学电脑,就得比常人多花十倍功夫,但看到他们能用键盘‘说话’,再累都值。”此后,他借助网络搭建起盲协、志愿者与爱心人士的联络平台,让盲人不再孤单。

2019年国际盲人节,淮安区盲人协会联合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传媒艺术系组织了别开生面的“情系盲人,共浴阳光”活动,他带着20余名盲人走进大学校园欢度节日。2022年助残日,他策划无障碍体验活动,陪参加活动的盲人走盲道、“听”电影、用盲文“看”书,让大家在实践中提升技能。

每一场活动、每一期培训,从方案设计到落地执行,他都亲力亲为,哪怕是活动流程的一个细节,也要反复推敲确保参加活动的盲人安全舒心。杨炳权还定期联系各级慈善公益组织,共同组织志愿者到视障人士及肢体残疾人士家中走访慰问,解决残疾朋友们的生活困难。

他说:“我做的事很小,但能让盲人同胞觉得‘有用’,这就是我的价值。”杨炳权看不见阳光,却用扎根盲人群体、矢志奉献的坚守,为盲人朋友点亮了希望之光。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