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正文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坚守教育初心 成就师生成长
2020-06-05 08:43:00  来源:南京日报  

最近,第四届“我秀我心,青春你好”个性T恤设计大赛,在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亮丽上演。近百件由学生亲手设计制作的个性“心情T恤”,通过泼墨挥毫或裁剪拼贴,原本纯白的衣衫变成一件件创意作品。

“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活动,引领孩子全面快乐地生长。”该校校长穆耕森介绍,“以类似的成长教育为桥梁,为基于教育生态重建下的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做出更深远的思考,从而为师生一生的发展奠基,也正是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一直在努力的事。”

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给学生未来生活的触角

作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实验学校,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成为全省首批仅有12所的课程基地建设示范学校。通过全校100多门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健康、道德等跨学科知识的特色课程,学校构建了科学人文的课程体系:小学部的“小精灵课程”,让“运动与健体”“明德与知礼”“旅行与观察”“阅读与讲演”“实践与创想”“数学与生活”以更多彩的形式走入课堂,更让新劳动教育贯穿于校园、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初中部在“小班化背景下”的X提升课程,充分体现“关爱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的教育宗旨;高中部以“适合天性、涵养德性、发展个性”为原则的校本课程体系,让学生自主管理,实现自主发展;国际部中美、中英、中加课程,与国外顶尖教育资源合作,用高品位的办学宗旨带领学生走向世界名校。

除了多元丰富的课程,学校更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春分的枫树种植,初夏的帐篷露营,秋季的运动风采,冬日的艺术陶冶,在这四季轮回的自然季相中,河西学子们快乐而幸福地成长。

正因如此,学校诞生了无数星光熠熠的优秀学子。江苏唯一获得基本参赛名额入选信息学竞赛国家代表队的阎昶澍、被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录取的唐彬峪、斩获世界国际象棋青少年锦标赛亚军的陈一宁、获得剑桥大学垂青的钟昀天、摘取南京市英语剧大赛一等奖的小精灵团队……“我们的学习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是为了更好的世界!”河西学子的博雅、进取、自由、向善,成涓涓细流,浸润校园;以独立精神丰富人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着独特生命价值的完整个体,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金陵河西希望通过多元前瞻的课程、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精彩难忘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引领孩子全面快乐地成长,给学生未来生活的触角。”校长穆耕森说。

给予教师“留得住”的尊重给教师职业的尊严

不只是学生快乐成长,在金中河西,教师也拥有幸福成长的平台。

聚焦教研的读书沙龙、视野万千的专家讲座,丰富老师们的精神内涵、提升老师们的文化品位;感召榜样力量的师德表彰、“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提升着教师的师德自觉,成全教师的精神成长。

“成才计划”“名师计划”“312”工程,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成熟教师“新鲜表达”,骨干教师“敢于领跑”;听课磨课、业务培训和学习考察,更让老师们不断蜕变为更有魅力的专业型教师。

工会牵头实施的“暖心计划”;每年教师节的鲜花和掌声;秋季运动会的教职工赛场争霸;冬季篮球赛的教师大比拼。还有每逢节假日的问候和礼物,让教师获得花样生活的快乐感。

正是在这样的平台上,更多教师带着荣誉感,以专业实力获得荣光。在全国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论坛、南京市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获得殊荣的钱燕、鲍苏宁、孙琳;许许多多在市区教育教学奖项中崭露头角的优秀老师,他们的教育故事、教育情怀,以人格之光亮,烛照学生的心灵。

“在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中,感受到了真正的满足。在金中河西,我们拥有发自内心的职业幸福感。”金中河西教师由衷表示。

去年10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博士工作站”正式成立,11位海内外博士正式受聘为学校博士工作站成员,以博士为引领、学科为纽带、研究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合作组织也正式形成。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选择走进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大门,幸福地研究、快乐地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教育理想。

“在金中河西,师生就像一家人,心心相印,互相帮助,相互牵着手,向着未来前行。我们的愿景是,让校园里的每一个生命互相映照、互相温暖,以最优雅、最美丽的姿态绽放。”校长穆耕森表示。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金中河西接获了来自南京大学的喜报——在学校每年考入南大的众多学子中,黄宜楚、陈卓然两位同学表现卓越,获得2019年度人民奖学金。从金中河西走出的优秀学子,以卓越实力诠释着学校“为一生奠基”的教育理念。

“我期待金陵河西未来是这样的:校园一定是很美、很静的。行走在校园里,就有一种静心读书的冲动。学校课程应该非常丰富,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选择性。教师群体具有“大爱”、“专业”、“通达”等共同的行为特征。学生非常的“博雅”,学生校园生活有“自由”、“自主”的走向。学生在离开母校后,会带走许多美好难忘的回忆。”穆耕森表示。

糜梦逸李鸣

责编:杨梦媛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