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正文
南京:优质教育资源100%覆盖,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
2020-12-23 09:31:00  来源:南京日报  

继南京一中江北校区顺利开办后,我市其他4所市属高中的外扩工程正在推进中;

位于栖霞区迈皋桥街道丁家庄片区的市妇幼保健院丁家庄院区正在加紧建设;

全市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实现高位连增,今年截至9月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已达30.95万人……

年终岁尾,在“十三五”即将收官之际,我市一大批民生项目加快推进、加速落地,给广大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三五”以来,我市加快解决民生难题,补齐民生短板,奋力开创各项民生事业发展新局面,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市民,让民生实惠“看得见摸得着”。

5年新开办385所中小学幼儿园,年底实现优质资源100%覆盖

位于石杨路上的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是2019年开办的新学校,占地180亩,相当于18个足球场,2019年正式招生以来,目前有两届共930名在校生。

该校党总支书记贺润说,为了解决秦淮区东部地区优质高中资源紧缺问题,市教育局、秦淮区人民政府、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三方合作共建了这一公办优质高中。学校由南师附中校长葛军担任校长;校级领导由南师附中提名产生;南师附中名师在科高设立工作室,指导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共享名校资源,我们打造全省第一所以‘科技’冠名的高中,旨在突出科技教育特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创新意识的一流拔尖人才。”贺润说。

“学校硬件这么好,又有南师附中的牌子,师资条件也是一流,我到学校现场咨询几次后,就决定把女儿送到这里来。”高一学生家长陈先生说,“一学期下来,我觉得当初的选择没错!”

引入名校资源开办新学校,只是我市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举措之一。为了增加高中优质学位,2018年,《南京市普通高中总体布局优化方案》出台,明确南京外国语学校、南师附中、金陵中学、南京一中、中华中学5所市属高中“一校两址”办学。今年9月,南京一中江北校区已经正式开办,其他4所高中的外扩工程正在推进中。

提升优质教育覆盖率,更多是通过名校“造血”“输血”,带动一批弱校新校成为新名校。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清水亭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018年之前,由于学区生源流失比较多,该校是区里指定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公办校。为满足周边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2017年江宁区政府“牵线”,由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对清水亭学校进行托管。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派出管理团队,两校一起进行教研活动,清水亭学校还引进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特色活动,丰富学校课程。2018年7月,被托管后的首届初三毕业生中考成绩揭晓,均分在全区提高了7个名次。今年新学期开学,学区内生源流失明显减少,越来越多的学生放弃择校,选择在家门口入学。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学段生源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8年起,我市建立全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预测预警机制,根据预测预警情况,这几年陆续出台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普通高中布局优化“三项工程”推进计划,通过新改扩建逐步满足中小学幼儿园逐年增长的生源需要,并且通过名校办分校、托管、集团化办学等形式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十三五”期间,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市范围内不断放大,到今年底我市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另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市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全市开办高中8所、小学初中106所、幼儿园271所,较“十二五”增幅分别为14%、18%、26.8%;全省教育现代化水平监测中,我市连续五年在设区市中位列第一。

切实缓解看病难,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

“没有家门口这些医术高超的医生,我恐怕没机会在这里表达谢意了。”87岁的何大爷回忆起自己突发心梗的一幕仍心有余悸。他说,家门口的医院也能进行支架手术,为生命争取了时间,让人内心安定。

“心内科医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每延误一分钟,患者都可能会失去更多有活性的心肌细胞。”溧水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执行主任毛庆说,现在区医院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合作共建紧密型医联体,通过“下沉”专家与技术,切实提升了救治水平。

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十三五”以来,我市卫健系统持续深化医改,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位列全省第一,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其间,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探索实施院长年薪制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分级诊疗制度和考核体系不断完善,全市组建不同类型医联体52个,共建联合病房97个,涉农区全部完成医共体建设。

据了解,我市已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市民在家门口看病更方便。全市共有1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67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全市基层机构床位数11957张,基层卫生人员数32381人,每千常住人口分别达到1.37张和3.8人,乡村医生(含大学生村医)1807人。另外,我市还创成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达到省级社区医院建设标准的32家。

为了让医疗资源分布更均衡,我市进行了科学布局。按照要求,我市老城区不再增设新医疗机构,鼓励引导新增资源向新城区发展。全市共有三级医院34家,涉农区实现三级医院全覆盖。在重点项目上,我市建成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初步构建大传染病防治格局;建成儿童医院河西院区,缓解了儿科资源短缺矛盾;建成鼓楼医院江北院区,填补江北优质医疗资源空缺;建成市中医院新院区,打造南部新城医疗中心;启动市妇幼保健院丁家庄院区新建项目;建设国内一流心血管病医院,扩建市第一医院河西院区。

另外,目前鼓楼医院“紫东医院”项目框架协议已签署,中大医院江北新院区一期工程开建,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六合分院正式动工。通过规划和实施,我市实现了对新五区等资源短缺区域的优先发展。

全链条政策服务,3年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超百万

今年4月,我市发布《关于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十项措施》。该新政从放宽落户门槛、保障人才安居、拓宽就业渠道、促进企业吸纳、营造便捷准入创业环境、有效支持激励自主创业、鼓励大学生入伍、优化就创业培训、加大定向扶持力度、加强就创业指导服务10个方面,提出具有创新突破的政策举措,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

这份政策礼包是我市在特殊时期拿出的特殊举措,旨在让更多优秀人才留宁来宁就业创业,为创新名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为大学生发住房租赁补贴、为来宁面试大学生提供一次性补贴……“十三五”以来,我市支持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不断优化升级,通过逐年升级实施“宁聚计划”、出台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十项措施即“宁聚新十条”、《战疫情促就业十万研究生宁聚行动方案》等有效举措,打造全链条政策服务体系,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人才集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尤其是今年疫情背景下,我市将稳促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头等大事,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优先考量谋划。

今年7月,《战疫情促就业十万研究生宁聚行动方案》出台,围绕主导产业和8条产业链等重点领域,组织相关企业、新研机构、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面向硕博研究生等优秀人才提供10万个以上“就业见习岗位”,并通过发放见习补贴、奖励留人主体、加大创新扶持等措施,吸引高校硕博研究生来南京见习,在南京成功就业创业。

“相比毕业之后直接进入职场,见习期不仅可以让我们有双向选择的机会,同时增长了社会知识,也对未来的工作更有信心。”27岁的周晓茂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也是我市《战疫情促就业十万研究生宁聚行动方案》的第一批受益者。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重点在保市场主体中稳定就业岗位。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全力支持企业稳岗,今年为15万余家企业返还超13.65亿元;落实社保费“免减缓降”政策,免征16万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165.67亿元,继续执行降低社保费率政策,累计减收企业社保费70.3亿元;鼓励支持企业吸纳用工,积极落实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招用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岗位补贴、社保补贴以及以工代训补贴等政策,今年已审核发放吸纳就业各类奖补5.58亿元。

通过全链条优化提升各项创就业服务引导措施,全市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实现高位连增,2018、2019年分别达34.15万人、39.13万人,今年截至9月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已达30.95万人。

2018年,我市“实施宁聚计划促进大学生就业”被省政府作为先进典型案例向国务院督查组推荐。

南报融媒体记者钱红艳李花毛庆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