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正文
盐城市阜宁县陈集镇停翅港村:红色文化浸润文明乡风
2025-07-24 11:17: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在盐阜大地,人们说起新四军自然会想到停翅港。1941年8月至1942年12月,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新四军将士,在阜宁县陈集镇停翅港村战斗生活一年多时间,停翅港成为当时的新四军军部所在地。

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停翅港人。近年来,停翅港村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文明创建全过程,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文明实践浸润人心,走出一条以红色文化助推文明创建的新路径。不久前,停翅港村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红色基因提升文明素养

走进停翅港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处关于新四军的红色旧址。为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停翅港村精心修缮新四军军部等旧址,使其恢复原貌,当年新四军将士战斗生活的人物雕塑等场景栩栩如生。

为了让这些红色基因融入村民生活,停翅港村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不定期举办红色故事分享会,邀请村里的老党员、烈士后代讲述当年的革命故事,使年轻一代村民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红色教育,不少村民自发参加义务劳动,主动为村里建设贡献力量。村民还义务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全村掀起了人人学讲普通话的热潮。

新四军革命精神时刻鼓舞着村民,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文明素养。朱铁岗是停翅港村的一名老党员,也是种田大户。村两委倡议组建“红管家”党员志愿服务队,朱铁岗积极响应,主动帮扶、照顾村里的老弱村民。

红色文化促进乡村发展

红色文化是凝聚乡村发展力量的强大纽带,浸润着文明乡风。停翅港村积极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进民居活动,组织文艺演出、红色故事宣讲等,激发村民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和追求,形成尊老爱幼、互帮互助、诚实守信的文明乡风。

停翅港村村史馆、老支书工作室等教育阵地,植入诸多红色故事墙绘、新四军标识等红色元素,干部群众通过参观图片展陈、阅读红色书籍等活动,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有责任有义务在村民中带头倡导文明新风,引导邻里乡亲争做移风易俗、礼让互助的好村民。”停翅港村党员朱艳艳说。

去年停翅港村还在新四军军部旧址旁新建起了文化礼堂,平时除了演出红色文艺节目,还经常邀请各级文艺团体来此演出,内容涵盖文明创建、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多个方面,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广大村民从优秀的文艺作品中受到深刻教育。“自从红色场馆用起来,生活变得热闹多了,不仅能在家门口了解革命历史,还能在演出活动中受到启发。”村民朱浩开高兴地说。

红色村庄载满幸福指数

一步一景,处处荡漾文明新风,红色村庄载满幸福指数。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村两委通过反复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政策支持、向上级相关单位积极争取、村里自筹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迅速实施了道路拓宽、路灯架设、自来水管网改造、村庄绿化等民生实事工程;成立环境整治志愿服务队,组织干部群众每周六开展大扫除行动,定期整治村里公共场所及村民庭院环境卫生,村庄环境焕然一新。

今年,停翅港村重点打造一村一品项目,以村集体为主导,种植特色果蔬,上半年创新推行“稻瓜轮种”模式,通过科学规划土地资源,实现“一季水稻、一季西瓜”的循环种植。吴利华作为技术带头人,西瓜种植季吸纳30余名村民务工,农闲期发展观光采摘,实现户均增收2.4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增长超50万元。

充满红色韵味的停翅港村,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推动红色旧址保护与人居环境、乡风文明协同发展,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这个沉甸甸的荣誉。红色文化的浸润,让停翅港村幸福满溢,文明新风拂面而来。

□郭益成 姚爱民 记者 刘波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