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多维发力促振兴 文明花开别样红——省委驻新沂市乡村振兴工作队深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2025-07-25 15:45:00  来源:江苏文明网  

入夏以来,省委驻新沂市乡村振兴工作队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大局,聚焦“安全、教育、文化、服务、风尚”五大领域,精准对接需求,精心策划项目,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绘就了一幅“文明花开、幸福自来”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一堂课:筑牢生命防线

面对暑期溺水风险,工作队联合新沂市文明办,在9个经济薄弱村同步开设“平安暑假•防溺水课堂”。课堂以周边真实溺水案例视频震撼开场,敲响安全警钟。猎鹰、蓝天等应急救援队员现场传授救生圈抛投、竹竿施救、心肺复苏等实用技能,孩子们轮流实操,确保“人人会自救、个个能互救”。同时,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由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组成的“防溺水志愿巡逻队”,巡逻队每日沿水域巡查,及时劝离野泳行为。已累计巡查超千次,成功劝返未成年人42人次,为孩子们筑起了坚实的安全屏障。

二、一支队:点亮假期成长

为破解“孩子放假、家长上班”的看护难题,工作队在阿湖镇岭东村、上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启动“七彩假期•暑期学堂”。返乡大学生化身“成长伙伴”,提供兴趣拓展、课业辅导、手工制作、红色故事会等丰富内容。每天上、下午两场活动,吸引百余名未成年人积极参与。针对乡村英语教育短板,工作队链接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优质资源,在新沂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全市乡村儿童开展暑期英语专项辅导。高校师生以专业教学和沉浸式环境,点燃学习兴趣,传授学习方法,有效提升语言能力,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添砖加瓦。

三、一块幕:拉近邻里乡情

为将“文化大餐”送到村民家门口,工作队争取省文化发展基金会1万元,在驻点9个经济薄弱村及1个包挂村开展电影放映活动。精选适合各年龄段、弘扬主旋律、贴近农村生活的故事片、科教片等优质影片,在村头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架起流动银幕,点亮乡村夏夜。露天电影这一怀旧形式,不仅成为村民劳作之余休闲的好方式,为乡村“一老一小”带去新奇欢乐,更在光影流转中促进了邻里交流,培育了文明乡风。

四、一把剪:传递民生温度

工作队联合新沂市文明办将丰富的“文明大餐”和贴心的惠民服务直接送到村民“家门口”。组织开展“公益理发”文明实践活动,让村民特别是老年人、行动不便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免费便捷的服务,丝丝剪发传递暖暖关爱。活动现场围绕乡风文明、法律法规、健康生活、移风易俗等主题,设置“文明知识问答”互动环节,吸引村民踊跃参与,在轻松氛围中学知识、赢雨伞等文明礼遇产品,有效提升村民文明素养,融洽邻里关系。

五、一张榜:涵养淳朴新风

文明乡风,成风化俗。工作队联合镇、村党组织,在阿湖镇岭东村、上旺村,双塘镇孟庄村等村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善行义举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通过村民推荐、组织评议、公开公示,深入挖掘在孝老爱亲、夫妻和睦、邻里互助、勤俭持家、家风淳朴、热心公益等方面表现突出的身边榜样。评选活动激发了村民参与热情,树立了可学可做的道德标杆,引导广大村民见贤思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了孝善和睦、诚信友善、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从守护生命的“安全课”、启迪智慧的“暑期学堂”,到惠泽邻里的“电影下乡”、传递温情的“公益理发”,再到引领风尚的“榜样评选”,工作队立足乡村实际,精准对接需求,整合多方资源,以文明实践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这些活动不仅送去了实实在在的服务,更传递了温暖与希望,点亮了孩子梦想,丰富了村民生活,筑牢了安全防线,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责编:徐羽蝶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