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正文
“吴中有福”文明市集,见证“城”与“乡”的双向奔赴
2025-07-25 10:34:00  来源:德润苏城实践同行  

近日,吴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姑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三进城”暨“在苏州 爱苏州”主题文明实践交流展示活动,本次“三进城”的“吴中有福·文明市集”,是姑苏区着眼群众需求,将吴中区的“特色民俗文化“特色农副产品”“特色农文旅项目”送到市民“家门口”的有益尝试,通过城乡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搭建起开放式、互动式、沉浸式的文明实践服务场景。

“我们的果酒保留了东山枇杷的天然风味和营养成分,非常好喝!”许函芳家庭农场负责人热情地向市民推介。市集上,来自吴中的特色农副产品琳琅满目,从时令瓜果到精致茶点,让市民品尝“吴中味道”,感受地道乡情。互动展示区内,精美的核雕、玉雕、砚雕等非遗技艺,吸引众多目光市民们驻足欣赏、动手体验,在指尖流转间触摸吴文化的深厚底蕴。

为让文明实践活动更加贴近群众,2024年以来吴中区创新打造“吴中有福”文明市集品牌,着眼群众需求,统筹优质资源,创新服务供给,将市集作为整合行业文明实践优质资源、链接地方特色资源的平台。同时积极促进城乡共融,文明互鉴,让“吴中有福”文明市集成为“三下乡”“三进城”活动的集中展示展销窗口。

城乡联动

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明力量

结合“文明实践 村村有‘戏’”品牌项目,以“文化搭台”“百姓登台”激活群众参与热情,鼓励民间文艺团队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涌现出快板《文明礼仪树新风》、打连厢《移风易俗正气扬》、方言说唱《香山新貌》等50余个原创性文明风尚引导节目。在“吴中有福”市集上,从歌舞表演到民俗展示,人人化身主角,让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传播者”,切实提升群众对城乡文明建设的认同感与投入感。

吴中非遗品类琳琅满目,“吴中有福”市集也化身传统美学的露天展厅:巧夺天工的苏绣作品光彩夺目,刀笔生花的核雕作品镌刻时光,香山帮榫卯技艺博大精深,香甜可口的非遗糕团令人口舌生津……丰富的非遗互动体验市集,不仅让市民感受到吴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非遗传承在文明实践中焕发新活力。

服务惠民

厚植文明市集为民底色

以群众需求为引领,广泛联动行业部门、各级文明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点位、社会组织等,通过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的服务,把“小摊位”变为为民服务“大舞台”,推动文明实践从“单向输送”转向“双向互动”,让理论政策、科普知识、文明风尚“飞入寻常百姓家”,以暖心服务解民忧、聚民心。

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区供销社等,引导发动多个吴中特色农业品牌亮相“吴中有福”文明市集,让优质农产品进城惠民生,打造“舌尖上”的城乡交流平台、共富纽带。

跨界融合

让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以“吴中有福”文明市集为契机,充分引导各地将文明实践融入农文旅优秀项目,让“吴中有福”成为农文旅项目路演展示平台、传播农文旅融合成果的有形阵地。

横泾街道上林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整合街道、景区、商户资源,打造“林渡暖村”农文旅品牌项目。在“吴中有福”文明市集太湖新城专场活动上,“林渡暖村”文明商户心田里书店主理人杨红分享阅读故事,诗酒田园文化馆现场设摊,展示胭脂米酒等横泾特色农副产品,让城市居民零距离感受乡村精神风貌。在“吴中有福”文明市集度假区专场活动上,光福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现场推介“书中有光亦有福”文明实践项目,将太湖香雪海等农文旅特色点位串联成文明实践走读路线,让农文旅项目与文明实践“双向反哺”“双向奔赴”,形成“服务—流量—反哺”的可持续闭环,打造“以需定供”“跨界联动”的实践样本。

下一步,吴中区将持续紧扣群众需求,深入开展“三下乡”“三进城”活动,擦亮“吴中有福”文明市集品牌,最大限度发挥城乡各自优势,形成城乡要素互通、服务共享的良好氛围。

责编:苏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