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提案
1月11日,南京市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南京市政协委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翟优带来了“关于助力‘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的提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
翟优表示,自古以来,南京产生了以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明城墙、鼓楼、阅江楼为代表的明文化,中山陵、总统府为代表的民国文化,梅园新村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为代表的校园文化,南京博物院、六朝博物馆、南京博物馆为代表的博物馆文化,金陵八家、新金陵画派为代表的中国画艺术文化,桂花鸭、夫子庙小吃为代表的金陵美食文化,阅江楼为代表的名楼文化,紫峰大厦为代表的现代地标文化等名片。
翟优认为,要提升南京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需要推出新的南京文化名片,讲好南京故事,让海内外各界人士进一步认识南京、了解南京、喜爱南京、向往南京。
首先,需要擦亮南京文化名片,不断提升城市文化交流品牌。南京文化名片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形象。进一步梳理并推出一批新时代的南京经典文化名片。通过海内外的投票评选,以“历史文化地标”“新锐文化地标”“红色文化地标”“美食文化地标”为标准范围,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新时代南京文化名片。
其次,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海外相关政府、高校及民间文化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双方的官方和民间在经济、人文方面的交流,进一步加深了解,增进友谊。要加大宣传力度,用人文和艺术交流的方式,推出“创新名城、美丽古都”新的系列南京文化名片。
推出新时代的南京文化名片,还要着力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发挥官方和民间文化交流平台和桥梁作用、鼓励并支持各种民间文化交流、在海内外重要国家和城市精心策划推出南京文化名片“走出去、走进去”的系列文化项目及活动。同时邀请重要国家和城市的文化活动和文化名人走进南京,进一步加强南京和世界的融合。
此外,还需要不断创新创意,整合南京的各类文化资源,打造推出一批有南京特色、时代风貌、国际元素的文化创意机构和企业,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并重,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扩大南京在海内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代表建议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宁人宣 记者 薛玲)2021年南京市两会召开之际,作为一名在南京生活多年的老代表,仇学富拿出了“南京要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仇学富表示,南京是全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组织并开展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现有红色文化资源165处。但仇学富发现,目前南京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方面还存在非文物类的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力度不够、红色文化重要作用发挥不够两方面问题。
对此,仇学富建议市委市政府应尽快建立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以统筹协调推进各部门工作;同时要尽快探索制定《南京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仇学富认为,应建立线上与线下、管理与展示、研究与推广于一体的南京红色在线工作平台,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仇学富建议市、区人民政府应设立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专项资金。
适时启动制定“长江保护条例”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宁人宣 记者 薛玲)作为长江江苏段最上游和省会城市,南京在长江大保护中责无旁贷。正在参加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王慧,就提出了适时启动制定《南京市长江保护条例》的建议。
长江保护,法治先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2020年12月26日已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王慧在前期调研中发现,虽然南京制定的多项条例、办法都与长江保护有关,但依然存在主管部门不同、关注点不同的片面性,长江保护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是全市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需要全社会齐抓共治。正因为如此,她建议适时启动制定《南京市长江保护条例》,以进一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全面承接和落实好《长江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