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正文
南京:擦亮全面小康的鲜明底色
聚力推进“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
2021-02-01 08:45:00  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长韩立明报出的一组数据让人振奋:2020年,南京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8万亿元、可比价增长4.5%左右,增幅居GDP超万亿元城市前列,经济总量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十强。南京站上城市发展新起点。

从199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200美元、提前7年实现“翻两番”的世纪目标到1998年实现总体小康,从2009年提前一年实现以县区为单位全面达小康到2017年明确提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南京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全面小康综合指数一直稳居全省前列。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殷切期望,落实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目标要求,南京正聚力推进“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以高质量发展、高能级城市、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谱写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南京篇章”。

以人民为中心创造高品质生活

高淳区阳江镇临湖村书记孙爱牛算了一笔账,依托苗木销售和螃蟹养殖,全村去年集体收入达258.74万元,比上一年增近80万元。今年,该村计划推进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包括1条村组连接道路、3条田间道路和3个停车场。

2019年,南京最后一个未脱贫村——临湖村正式“摘帽”,南京“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的7.7万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200个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在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村,全村超七成劳动力借助“两莓”产业走上致富路;在高淳区漆桥镇和平村,茶叶、早园竹等经济作物外销带动集体经济增收数十万元。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南京更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改善上下功夫,确保脱贫成色更足、质量更高。2020年,南京针对刚刚踩线脱贫的边缘户、边缘村精准施策,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

“十三五”期间,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1%,新开办幼儿园271所、中小学106所、普通高中8所,新增医疗床位1.6万张,南京市公共卫生中心、南京鼓楼医院江北院区、南京市儿童医院河西院区等相继建成投用,新建保障性住房1514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受益群众达50多万户。

让800万居民头顶蓝天、脚踏碧水,南京久久为功。在南京八卦洲长江大桥至大胜关长江大桥35公里范围内生产岸线基本退出。“十三五”期间,南京PM_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45.6%,全市域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21.5%,创成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让创新成为发展第一动力

“作为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5年、10年乃至20年之后,南京拿什么和其他城市竞争?”2018年第一个工作日,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抛出振聋发聩的一问。

随后几年,南京连续发布市委一号文,以“创新”作答。南京在全国第二个成立市委创新委,强化顶层设计。通过“移载大树”“育苗造林”“老树发新芽”,南京加速培育以创新为核心的市场主体,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2017年的1844家跃升至2019年的46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721家跃升至6685家。

科技成果如何更有效地市场化、产业化?南京建立一批科研人员持大股、项目化落地、市场化运营的新型研发机构,全市新增新型研发机构超过400家,孵化引进企业超7000家,吸引8位诺奖图灵奖得主、115位国内外院士参与。

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和战略性基础工程,南京建立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一室一中心”,聚力实现原创性科技创新突破,一批重大成果应用均从这里走出。

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最新监测和评价报告中,南京创新能力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第四,稳居第一方阵。南京明确,未来五年,高新技术企业将达两万家,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率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

为高水平社会治理探路

近日,南京江北新区迎江雅居小区居民周大爷3天没有下楼“刷脸”,这一预警信息很快出现在桥北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上,引起网格员的注意。数据线上跑,网格员线下跑,已成为南京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早在2017年,南京就把网格化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主攻方向,构建覆盖市域的网格化治理体系。南京建立起统一的网格数据采集系统和大数据研判分析平台。目前,南京全市被分为12545个网格,实现资源在网格内联用、问题在网格内联治、服务在网格内联动。

探索社会治理先进经验,南京有“集团军”,也有“突击队”。在江宁区,行政审批制度、社会事业体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多条改革线路集成配套、协同推进,集成改革效应持续迸发;在秦淮区,“两赋两强”为市场管理和城市管理领域各自确立专属队伍,街道层面则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在南京江北新区,一场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社会治理试验已运行半年多,业主大会、投票、公示等在小程序上全程公开,公共财政收支情况可以随时查看。

去年9月,南京召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明确围绕党建引领、多元共治、补缺补短等十方面,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社区“减负增效”、街道社区体制改革等被评为全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彰显新时代的“南京之治”。

“十四五”开局之年,南京明确:未来五年,南京要成为常住人口突破千万、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超大城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国际影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名城。

本报记者 许雯斐 董翔

责编:唐凯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